南康小妹24小时喝茶,南康姑娘全天饮茶闲谈
南康的清晨总带着些湿润的茶香,天还没完全亮透,街角那家茶馆的灯已经暖融融地亮起来了。穿碎花围裙的小妹正往青瓷壶里撒茶叶,水流冲下去的瞬间,整个屋子都飘起白蒙蒙的雾气。这时候路过的人总会探个头:“小妹,这么早开门啊?”她抿嘴一笑:“24小时都开着呢,您随时来。”
说来也怪,这家不打烊的茶馆成了整条街的心脏。白天是老爷子们下棋听曲的据点,夜里又变成出租车司机歇脚的驿站。有次凌晨叁点我路过,竟看见两个年轻人就着月光在窗边喝茶——后来才知道是刚下班的外卖员和夜班护士。茶壶嘴冒着细细的白烟,他们安静对坐着,像深海里偶然相遇的两尾鱼。
茶香里的南康姑娘
守店的姑娘姓陈,客人都爱喊她茶妹。她记性特别好,王叔爱喝浓酽的普洱,李阿姨要放七朵茉莉花,连门口流浪猫什么时候来讨茶渣都清清楚楚。有回我问她整天守着茶炉不闷吗,她正在给紫砂壶里外浇热水,壶身渐渐泛出暗红光泽。“您看这壶,”她手指轻轻摩挲着壶盖,“茶叶在里头转一天是24小时喝茶,转一年也是24小时喝茶,可每泡味道都不同呢。”
这话让我愣了半天。想起上个月连续加班的那段日子,每天深夜拖着身子来喝杯安神茶。有时是姑娘当班,有时是她姐姐——那位更沉静的南康姑娘。姐妹俩轮班守着茶灶,火苗永远跳动着,像永远不会熄灭的星辰。有天凌晨我实在困得厉害,趴在桌上眯了一会儿,醒来发现肩头披着薄毯,茶杯底下压着张字条:“茶凉了给您重沏,随时叫我。”
茶客们渐渐熟络起来,形成种奇妙的默契。雨天会有邻居多带把伞挂在门边,送水果的摊贩常留两串葡萄在柜台。最动人的是去年冬至那夜,大雪封了路,七八个回不了家的人聚在茶馆。不知谁起的头,大家开始包饺子,用盖碗当擀面杖,茶盘当砧板。南康姑娘往铁观音里加了桂圆红枣,说是驱寒。热腾腾的蒸汽模糊了窗上的冰花,那壶特调的茶直到天亮还在咕嘟咕嘟冒着泡。
现在偶尔经过老街,总忍不住朝那个亮着暖光的窗口望。木牌子上“24小时营业”的字迹有些褪色,但推门时铃铛依旧清脆。或许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只要永远有盏灯为你亮着,有杯茶等你来喝。就像茶妹常说的那句:“茶要趁热喝,日子要慢慢过。”这话朴实,却让人心里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