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私人工作室品茶,抚远茶室私享空间
北方的秋天总是来得特别早,抚远的江风已经带着凉意。穿过红砖砌成的小巷,我在一栋老式居民楼的转角处停下脚步。木牌上"私人工作室"四个字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白,推开门时,风铃轻轻响动。
工作室主人是个穿棉麻衬衫的年轻人,他正在茶席前烧水。铁壶里的水将沸未沸,发出细碎的声响。"这是今年头采的凤凰单丛,"他边说边将茶叶拨进温好的盖碗,"蜜兰香型,最适合现在这种天气。"
茶香里的慢时光
茶汤倒入公道杯时,金黄色的液体在阳光里漾起细碎的光。我忽然想起城市里那些网红奶茶店,永远挤满了匆忙的年轻人。而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主人不急着续茶,而是任由我们在茶香里发呆。窗外有麻雀落在晾衣绳上,远处传来模糊的市声。
"很多人第一次来都会不习惯,"主人笑起来眼角有细纹,"嫌我们这儿太安静了。但其实喝茶这件事嘛,本来就急不得。"他说话时手里的茶壶稳稳注水,水流始终不断。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泡茶的样子,也是这般从容。
第二泡的香气完全打开了,蜜香里带着淡淡的花果味。工作室里没有多余的装饰,原木茶架上整齐摆着各式茶罐,墙边立着几个烧制粗陶的茶器。最让人舒服的是这里的随意,你可以靠在椅背上发呆,也可以和主人聊聊茶叶的故事。
有个常客推门进来,自己熟门熟路地取了茶杯。"今天喝什么?"他自然地坐在茶席空位上,像是回到自己家。这种亲切感,是连锁茶饮店给不了的。在抚远私人工作室品茶的体验,说到底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找到一处能安心喝茶的角落。
茶室里的私密时光
傍晚时分,夕阳把茶室染成暖黄色。我又去了另一家藏在老城区的茶室,这里的抚远茶室私享空间更显隐秘。推开移门,榻榻米茶室只有六个座位,纸灯笼透出柔和的光。
茶艺师是个话不多的姑娘,她泡茶时专注的神情,让人不忍打扰。当茶汤在青瓷碗里转出涟漪,她轻声说:"这是2015年的老白茶。"茶汤入口的醇厚让人惊讶,原来时光真的可以停留在茶里。
旁边有位老先生独自品茶,手边摊开一本旧书。他说每周都会来这里待上半天,"比在家自在"。确实,这样的茶室不像营业场所,倒像是朋友家的客厅。没有最低消费,没有时间限制,只要你愿意,可以一直坐到打烊。
现在要找这样的地方真不容易了。很多茶楼都改成了棋牌室,吵闹得很。能保留这样纯粹的品茶空间,在抚远这样的小城显得格外珍贵。茶艺师续水时告诉我,他们坚持不做外卖,"有些体验,必须在特定空间里才能完整"。
夜幕降临,我沿着江边慢慢走。手里还留着茶香的余韵,心里却想起工作室主人说的话:喝茶不一定要懂茶,但一定要给自己留出喝茶的时间。或许在忙碌的生活里,我们缺的不是好茶,而是安心喝茶的那份心境。抚远的这些茶空间,就像城市里的驿站,让匆忙的路人有机会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