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水会交流群,菏泽水会互动社区
最近啊,我手机里有个群聊特别热闹,几乎每天都要点开看看。没错,就是那个“菏泽水会交流群”。说真的,要不是朋友拉我进去,我都不知道咱们菏泽还有这么个接地气的组织。
记得第一次参加他们线下活动是在赵王河边。那天来了二十多号人,有退休的老工程师,有自己开店的年轻老板,还有像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大家没那么多客套,见面就聊最近哪里水位变化大,哪段河道清淤了。有个大爷拿着自己手绘的水系图,讲起菏泽这几十年水系变迁,那叫一个头头是道。
水会带来的改变
说实话,我以前对身边的水系真没什么概念。不就是条河嘛,下雨就涨,天旱就浅。但在这个菏泽水会互动社区里待久了,看大家分享照片、讨论问题,慢慢也学会了观察。比如雨后河水浑浊度几天能恢复,哪些地方容易堆积漂浮物,这些以前根本不会注意的细节,现在都成了我们日常聊天的话题。
上个月群里有人发了张照片,说在护城河段发现了不少死鱼。消息一出,立马炸开锅。有人马上联系相关部门,有人去现场查看,还有懂水质检测的群友带着简易设备去采样。那几天群里消息不断,大家都挺着急的。后来查出是上游临时施工导致的,问题很快解决了。这件事让我特别有感触——原来普通人也能为身边的环境做点什么。
现在周末有空的话,我很乐意参加菏泽水会交流群组织的活动。有时候是沿着河道徒步,边走边记录;有时候是请水利专家来给大家讲课。我媳妇说我像是找到了组织,确实,在这里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因为关心同一件事走到一起,这种感觉很踏实。
前几天群里在讨论建立日常巡查机制的事。你别说,这个菏泽水会互动社区还真不只是聊聊天那么简单。有人提议划分责任河段,定期拍照记录;有人把自己闲置的监控设备贡献出来;还有群友自发编写了简易的观察手册。这些事情看起来不大,但日积月累下来,对了解咱们这座城市的水环境真的很有帮助。
有时候下班路过环城公园,看到河水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就会想起群里大家常说的那句话——这水流经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现在群里已经快满500人了,每天依然很活跃。新来的朋友总会带来新的视角,而老成员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新老交流、互相学习的氛围,让这个群体始终保持着活力。
对了,最近群里在筹备编写一本《菏泽水系观察笔记》,打算把大家这些年的见闻和记录整理出来。虽然不是什么正式出版物,但想到能为后来人留下点参考资料,大家都挺有干劲的。或许再过些年,当人们想了解菏泽水系变迁时,我们这群普通人记录下的点点滴滴,也能成为有用的素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