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去酒店房间对暗号,合山赴客房接头暗语
走廊尽头的特殊约定
老陈捏着那张皱巴巴的纸条,手心有些出汗。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合山去酒店房间对暗号,307房。”他站在酒店铺着暗红色地毯的走廊里,空气里有淡淡的香薰味,混合着某种说不清的紧张感。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戏剧性。老陈是个老实巴交的茶叶铺老板,这次来合山,是为了见一个素未谋面的老客户。对方姓李,电话里声音爽朗,说是要谈一笔大单子,可偏偏提出了这么个古怪的要求——不去茶馆,不去饭店,非要约在酒店房间,还特别强调要对上暗号才能开门。
“会不会是什么骗局啊?”动身前,老婆在电话里担忧地问。老陈心里也打鼓,可那笔订单的数目实在诱人,足够他店里小半年的营收了。他咬咬牙,还是来了。“就当是长长见识,”他安慰自己,“这年头,什么奇怪的客户没有?”
他在307房门前站定,深吸了一口气。抬手敲门的瞬间,他忽然觉得这场景像是在演谍战片。门内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谁啊?”
“合山赴客房接头暗语。”老陈照着纸条念出这句话,自己都觉得别扭。他听到门锁“咔哒”一声,开了。
门后站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倒像个文化人。他笑着把老陈让进屋:“别见怪,我这也是没办法。最近竞争对手盯得紧,怕生意被搅黄了。”
房间是个普通的标间,靠窗的桌子上却已经摆好了一套精致的茶具。老李——就是那个客户——手法娴熟地烫杯、洗茶、冲泡,一边忙活一边说:“我知道你心里肯定嘀咕,这人大白天约在酒店房间对暗号,神神道道的。”他推过来一盏茶,“尝尝,这是你上次寄给我的明前龙井。”
老陈抿了一口,确实是自己的茶,泡得恰到好处。他心里稍微踏实了些,至少对方是真的懂茶的。
“其实啊,”老李自己也端起茶杯,“我这么安排,一是为了保密,二也是想看看你的胆识。做我们这行,太谨慎的人做不大,太大胆的人容易栽跟头。敢来酒店房间对暗号的人,往往是既谨慎又敢冒险的。”
老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看似怪异的见面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筛选。他放松下来,开始认真谈起了茶叶的品级、价格和供货细节。
聊到一半,老李忽然问:“你知道为什么我非要强调是‘合山赴客房接头暗语’吗?”
老陈摇摇头。
“合山这个地方,做茶叶生意的多,水也深。”老李望向窗外,“用这种方式,能筛掉那些随口问问、没有诚意的,也能避开那些别有用心的。真正想做生意的,不会在乎多走这一步。”
这话说得在理。老陈想起自己刚创业那会儿,也遇到过不少只是来打听行情的“客户”,浪费时间不说,还常常被套去价格信息。
谈话进行得很顺利,两人不仅签了合同,还聊起了各自的经历。老李原来是在外地做高端茶叶批发的,这次回老家合山,就是想找稳定的货源。
临走时,老李送老陈到门口,拍拍他的肩膀:“今天这出‘合山去酒店房间对暗号’的戏码,委屈你了。不过你放心,往后合作,咱们就正大光明地来。”
老陈走在回程的路上,回想刚才的经历,不禁笑了。这趟看似冒险的酒店之行,不仅做成了一笔生意,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商场上,有时候那些看似古怪的要求背后,藏着的是对方的谨慎和诚意。
夜色中的合山华灯初上,老陈拨通老婆的电话:“谈成了,没事,对方是个实在人。就是见面方式特别了点...对,就是在酒店房间对暗号那种。”他听到电话那头的笑声,自己也跟着笑了。
这个对于合山赴客房接头暗语的故事,后来成了他茶余饭后的谈资。每次讲起,他都会补充一句:“做生意啊,有时候是需要一点冒险精神的。当然,前提是你得判断清楚,对方是真心想做生意的人。”就像那天的老李,用一场看似戏剧化的见面,测试出了合作伙伴的诚意和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