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大保健最多的地方,南安保健服务集中区域
南安的几条老街,白天看起来普普通通,一到晚上就挺热闹的。特别是城东那片,霓虹灯招牌一个挨一个,什么按摩啊、推拿啊、养生馆啊,名字起得都挺像那么回事。我有个朋友就住那边,他说晚上下楼买个夜宵,一条街上能碰上好几个发传单的,全是推荐“特色服务”。
为啥这块儿能形成这种规模呢?我琢磨着,首先跟地理位置有关系。那片区域靠近老工业区,外来务工人员多,租金也相对便宜。开店的成本低了,自然就扎堆开起来了。其次,交通也方便,好几路公交车的终点站都设在那儿,人来人往的,不缺客源。
店面花样多,水平有高低
你要是真走过去看看,会发现这些店面的档次差别还挺大的。有的店面装修得金碧辉煌,门口还站着穿制服的服务生,看着挺正规。有的呢,就是个小门脸,玻璃门上贴着模糊的按摩字样,里面灯光昏暗,让人有点摸不清底细。
我跟着朋友进去过一家看起来中等规模的。前台招呼得挺热情,价目表上也写得明明白白,什么中式推拿、泰式松骨,项目不少。老师傅的手法嘛,确实有两下子,按完之后肩膀松快了不少。不过朋友也提醒我,这条街上鱼龙混杂,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得仔细辨别。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一提到南安大保健最多的地方,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城东这一片。它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点畸形的“产业集群”,有名声在外的好处,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
住在周边的居民看法也挺矛盾的。一方面,这么多店确实带来了点人气,附近的小超市、快餐店生意都跟着好了点。但另一方面,也抱怨晚上太吵,有时候还有醉醺醺的人在大街上吵闹,感觉治安环境变复杂了。
有次跟一个出租车师傅聊天,他提起这块儿,直接就说了句:“那儿啊,南安保健服务集中区域呗,都知道。”看来这个名号,在本地司机圈里都已经传开了,成了个半公开的“地标”。
说到底,这种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个道理谁都懂。城市在发展,总有一些角落会自发地长出这些东西。关键是怎么去引导和管理,让这些服务能在阳光下运行,既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又不打扰普通居民的生活,这才是最考验管理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