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小巷深处两百元的温情

发布时间:2025-11-04 02:41:34 来源:原创内容

化州老城区有条青石板巷子,常年飘着黄皮果和牛腩粉的味道。巷口修单车的老陈总说,这条巷子藏着半座城的故事。

我是在巷子第叁家糖水店认识阿梅的。那天她围着洗得发白的围裙,正踮脚擦柜顶的玻璃罐。午后阳光斜斜照进来,把她耳边的碎发染成金色。“要碗绿豆沙吗?”她转头问我,嘴角有颗小小的梨涡。

两百块钱的缘分

后来我常去,总坐在靠风扇的位置。有次听见她和房东通话,挂掉后眼睛红红的。那天我故意落下装着两百块钱的信封,扉页写着“预存糖水钱”。第二天她递来欠条,我说那就每天扣五块吧,这样能来四十次。

巷子里的晚风总是黏糊糊的,带着谁家煲汤的香气。阿梅说这两百块钱就像及时雨,刚好凑齐她妈妈的药费。我低头搅着海带绿豆糖水,糖水在碗里转出一个个漩涡。

我们就这么熟悉起来。她会在我的糖水里多放两粒莲子,我会在雨天帮她收晾在巷子的衣服。隔壁裁缝店的阿婆见了总笑,说年轻人谈恋爱像煲慢火老火汤。

小巷深处的日子

化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原来不止是两百块。是她冒雨给我送伞时湿了半边的肩膀,是我陪她去河西市场挑荔枝时沾在裙摆的露水。有回她发烧,我守着熬枇杷叶粥,瓦煲咕嘟咕嘟响了一夜。

直到某天看见她在教对面盲人按摩店的小妹认字,旧课本摊在膝盖上,手指慢慢点着笔画。那时突然明白,这条巷子困不住她。果然秋天来时,她收到了广州成人大学的录取通知。

送她去车站那天下着毛毛雨,大巴引擎轰隆隆响。她塞给我个布包,里面是四十张五元纸币,用皮筋捆得整整齐齐。车开走时,我站在巷口闻见谁家晒的陈皮香,有点苦,又有点回甘。

现在糖水店换了老板,我还是常去坐坐。有次意外发现装钱的信封被她补过,背面用铅笔细细写着:“等我会赚钱了,换我请你喝糖水。”字迹被雨水晕开过,像朵浅灰色的云。

巷子深处的温情大概就是这样,不说永远,不说亏欠。就像化州初夏的杨梅雨,轻轻落下,又悄悄蒸发,只在青石板上留下深色的印记。老陈还在巷口修车,偶尔哼两句粤剧:“分飞万里隔千山,离泪似珠强忍欲坠凝在眼。”

昨天收到她从广州寄来的明信片,背面是珠江夜景。她说在便利店打工,发现有种糖水和老家味道很像。我突然想起那两百块钱,其实是从妹妹那里借的,当时骗她说是我捡到的奖金。

巷子里的玉兰花又开了,香得让人走神。或许哪天她回来,会发现我还在老位置,风扇还是咿呀呀转着。毕竟有些约定不用说出来,就像糖水总要放凉了才好喝,就像化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