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常州茶饮评选活动现场
要说最近常州茶圈里什么话题最热,那肯定是常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牵头的这场活动了。走在街上,总能听见茶友们互相打听:“你去那个海选现场看了没?”那语气里的兴奋劲儿,藏都藏不住。
活动设在老城区一家改造过的旧厂房里,红砖墙配着竹制灯笼,既有工业风的硬朗,又带着江南水乡的温润。早上八点刚过,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有头发花白的老茶客捧着自家紫砂壶来的,也有穿着汉服的年轻人举着手机准备直播的。空气里飘着若有似无的茶香,像是看不见的丝线,把所有人都牵到了一起。
舌尖上的较量
走进场内更是热闹。二十多个茶摊呈扇形排开,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我在一个金坛雀舌的摊位前停下,制茶师傅正在讲解:“这批春茶都是清明前采的,你们看这芽头……”他边说边现场冲泡,玻璃杯里嫩绿的茶叶舒展开来,像在跳舞。旁边有位大姐抿了一口,眯着眼回味了半天才说:“这鲜灵劲儿,跟我叁十年前在茶山喝到的一个味。”
再往深处走,气氛更加热烈。有位年轻的茶艺师在表演创意茶调饮,把阳湖水蜜桃的果汁和红茶搭配,粉色的饮品在玻璃壶里荡漾,引得几个姑娘连连惊呼。老师傅们倒也不反对这种创新,有位穿着中式褂子的老先生笑呵呵地说:“茶嘛,本来就是活的东西,总不能老是墨守成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评比环节。评委们可不是简单地喝一口就打分,他们要闻干茶香、看汤色、品滋味、观叶底,每个环节都仔细得很。有款天目湖白茶反复冲泡了七次还在品,穿着旗袍的茶艺师紧张得手指都在微微发抖。这种较真劲儿,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佩。
活动现场还设了互动体验区。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学习辨认茶叶,小手捏着叶片对着光仔细看;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围在茶具展台前,讨论着哪种材质的盖碗更好用。茶香、人声、偶尔响起的古筝演奏,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夕阳西下时活动接近尾声,但茶香仿佛已经渗进了这座城市的肌理。茶馆老板们交换着名片,约定着下次交流的时间;老茶客们叁叁两两地讨论着今天的收获;而更多人开始期待下一轮评选——这场常州茶饮评选活动现场展现的,不仅是茶的品质,更是一座城市与茶相伴的生活方式。
走出场馆时,听见两个年轻人在聊天:“原来常州有这么多好茶!”“下次带爸妈再来细细品。”我想,这或许就是活动的意义——让好茶被发现,让爱茶的人相遇,让茶的香气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