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男人偏爱的惠州老街巷

发布时间:2025-11-03 06:12:00 来源:原创内容

说来也怪,每次路过惠州的老城区,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男人往那些不起眼的巷子里钻。这些巷子窄得只容得下两人并肩,墙皮斑驳得能数出几十年的风雨,可偏偏就是有种说不清的魔力。

巷口飘香的烟火气

老李是这些巷子的常客。下午四点半,他准会出现在水东街那条青石板巷口,就为了等阿婆那锅刚出炉的艾粄。“别看这巷子窄,藏着叁十多年的老手艺哩。”他说着,咬了口热乎乎的糯米皮,芝麻馅顺着指缝往下淌。巷子深处的肠粉店冒着蒸汽,几个穿着工装的男人正凑在矮桌旁,边吃边聊今天的鱼市行情。

往前走两步,能闻到老陈皮特有的香气。五金店老板阿坤坐在店门口,慢悠悠地泡着工夫茶。“这条巷子我走了二十年。”他往巷子深处指了指,“修表铺、剃头摊、补鞋匠,都是老街坊。晚上收工过来,喝杯茶,聊会儿天,比在家里还自在。”

藏在砖瓦间的旧时光

这些巷子看似普通,却藏着惠州男人最真实的生活图景。金带街的巷弄里,总能看到蹲在旧书店门口淘连环画的大叔;桥东某条无名小巷的理发店,还保持着二十年前的样式,老师傅用推子慢慢修剪,顾客闭着眼睛打盹儿。

记得有次下雨,我躲进中山南路旁的骑楼巷口,碰见两位老伯在下象棋。雨水顺着瓦檐滴成珠帘,他们浑然不觉,直到其中一位突然拍腿大笑:“将!”这种悠闲,大概就是男人们偏爱这些老街巷的原因吧。

现在的商场越建越气派,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反倒是这些窄巷里,还保留着用搪瓷缸喝茶的习惯,还能找到手写招牌的杂货铺。墙角的青苔,门楣上的雕花,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傍晚时分,巷子开始热闹起来。烧鹅店的橱窗亮起暖黄的灯,男人们陆续出现,有的拎着刚买的青菜,有的牵着蹦跳的孩子。他们在这片熟悉的街巷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味道。这些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板路,见证了多少普通人的日常。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