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100米内学生约,附近学子相约短聚
江油100米内学生约的那些事儿
晚上刷手机的时候,朋友圈里跳出条动态:“江油100米内学生约个自习,图书馆叁楼见?”后面跟了好几个点赞。我忍不住笑起来,这不就住在对面的学妹嘛。现在想起来,“江油100米内学生约”这种说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悄悄成了我们这儿学生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
你说怪不怪?明明大家都有手机,随时能发消息,偏偏对这种“百米之内”的邀约特别有好感。大概是因为距离近了,感觉就特别真实吧。走过去也就几分钟,不用等公交,不用骑单车,那种“马上就能见面”的踏实感,是隔着屏幕聊天给不了的。
记得上个周末下午,我正在宿舍赶论文,写得头昏脑胀。手机突然震动,群里弹出一条:“附近学子相约短聚,奶茶店新出的芋圆系列有人试过吗?”后面立刻跟了四五条回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消息,我忽然觉得这篇论文也没那么折磨人了。放下电脑溜达过去,发现角落的沙发座已经窝着叁四个人,都是住在同个生活区的面孔。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有人抱怨专业课太难,有人分享刚发现的好吃小店,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家的客厅里一样自在。
这种短聚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从来没有什么正式的安排。有时候就是临时起意,在群里喊一嗓子,能来的自然就来了。可能就是因为太随意了,反而让人特别放松。没有必须到场的时间,没有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单纯地待在一起,分享些零零碎碎的日常。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百米之内”的约定,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完美。有次约好去操场跑步,结果我刚换好运动鞋,窗外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只好在群里发个哭脸,改成线上连麦打游戏了。但就算是这样,大家还是乐呵呵的,毕竟知道彼此就在附近,那种亲近感并没有因为计划改变而消失。
现在想想,这些看似随意的约定,其实把我们这些住在附近的学生悄悄连在了一起。它不像正式的社团活动那么有压力,又比单纯的网友关系多了些温度。在这个大家都很忙的时代,能有人就在百米之内,随时愿意放下手里的事陪你坐一会儿,真的挺难得的。
昨天路过食堂,又看到几个熟面孔凑在一桌,估计又是谁随口一提的“附近学子相约短聚”。他们笑得挺开心,桌上摆着几杯喝了一半的饮料。我在门口站了会儿,没有进去,但心里觉得特别踏实。或许这就是生活在学生聚集区独有的小确幸吧,你知道总有人在你身边,随时可以约起来,不必等待,不用计划。
夜色渐深,手机又亮了。是同楼层的同学发来的:“百米之内有人饿了吗?我这儿有多煮的泡面。”看着这条消息,我忍不住笑了,回复道:“马上到。”这样的夜晚,因为有了这些简单随意的约定,变得温暖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