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迁安站后街老胡同
那天下午,我又一次路过迁安火车站。阳光斜斜地照在车站的黄色外墙上,把墙面烤得暖烘烘的。我站在出站口犹豫了一会儿,忽然想起朋友提过的那条迁安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就绕到车站背后看看。
这条巷子比想象中窄得多,两边的老房子几乎要挨在一起。墙皮有些斑驳,露出里面的青砖。巷口有个大爷坐在马扎上喝茶,他身后的杂货店门口挂着个褪色的招牌,写着“迁安站后街老胡同便利店”。大爷看见我,笑眯眯地问:“来找人的?”我摇摇头说就是随便走走。他呷了口茶:“这巷子啊,比车站年纪还大呢。”
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
往深处走,空气突然安静下来。火车站那边的喧闹像是被隔在了另一个世界。这条迁安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不过叁米宽,地面铺的还是老式的青石板,踩上去会发出细微的声响。几户人家的院门虚掩着,能瞥见里面晾着衣服的小院子。有户人家在门前种了爬山虎,绿油油的叶子爬满了半面墙,给这条老巷子添了不少生气。
我放慢脚步,感受着这里的节奏。一个老太太正坐在门口摘豆角,收音机里放着评戏。她看见我,很自然地搭话:“这天儿真热啊。”我应了一声,她接着说:“这迁安站后街老胡同里就这点好,夏天凉快,穿堂风一过,比空调还舒服。”说完又低头忙她的活儿了,好像我们早就认识似的。
这种感觉很奇怪——明明离火车站只有几步之遥,却像是走进了另一个时代。这里的人不匆忙,不做作,一切都那么真实自然。
老地方的新发现
继续往前走,巷子拐了个弯,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居然藏着家旧书店,门面不大,但里面堆满了书。店主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他说这店开了叁十多年了,是他父亲传下来的。“别看这迁安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不起眼,”他说,“好多老顾客专门找过来,就喜欢这里的安静。”
我在书店里翻了会儿书,买了本八十年代的迁安地方志。付钱时,店主告诉我:“其实这条迁安站后街老胡同最有意思的是清晨和傍晚。早上能闻到各家做早饭的香味,傍晚家家亮起灯,那景象才叫温暖。”
走出书店,天色已近黄昏。果然如他所说,巷子里陆续亮起了灯。不是那种刺眼的白光,而是柔和的黄色灯光,从一扇扇窗户里透出来。有户人家正在做晚饭,炒菜的香味飘满了整条巷子。
我站在巷子中间,看着这平凡又温馨的画面。火车站那边传来隐约的汽笛声,但在这里,时间好像真的慢了下来。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默默见证了无数人的来来往往,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离开时又经过巷口,那位喝茶的大爷还在。他看见我,点点头说:“怎么样,这老巷子有意思吧?”我笑着说是啊,确实有意思。他没有再多问,继续喝他的茶,目送着我走出这条迁安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
回到车站前的大路上,周围又恢复了车水马龙的热闹。我回头看了一眼那条不起眼的巷口,心里忽然明白——有些地方不需要多么壮观,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座城市的记忆。那条安静的迁安站后街老胡同,就像是这座忙碌城市的一个深呼吸,给匆忙的旅人一个可以慢下来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