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喝茶新茶嫩茶,无锡品茗新茶鲜叶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运河上,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着青砖黛瓦。这时候要是能找个临窗的位置,泡上一杯明前碧螺春,看茶叶在杯中舒展,该是多惬意的事。
春茶最是难得
每年清明前后,无锡的茶客们就开始惦记着那一口鲜爽。太湖边的茶园里,茶农们天不亮就上山,赶在露水未干时采摘那最嫩的芽尖。记得去年在惠山古镇的茶馆,老板神秘兮兮地从柜子里取出个陶罐,说是昨天刚到的头采茶。打开盖子,那股子豆香味扑面而来,真是让人难忘。
新茶讲究的就是个"鲜"字。现在物流方便了,早上还在茶山上的嫩芽,傍晚就能送到茶桌上。不过要注意的是,新茶虽好,也别贪杯。去年我连着喝了两天新茶,晚上愣是睡不着,这才知道新茶火气重,得放上几天再慢慢品。
在无锡喝茶,总少不了几样茶点。惠山油酥、小笼包,都是绝配。上周在南长街的老茶馆,看见几位老茶客一边下棋,一边啜着新沏的毫茶,那份悠闲自在,真是把无锡人的慢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无锡喝茶,不得不提独特的饮茶习俗。这里的人喝茶不爱用太大的杯子,偏爱那种白瓷小盏,说是能更好地品味茶汤的层次。第一次喝阳羡雪芽时,我还嫌杯子太小,可叁泡之后才明白,原来好茶就是要这样细品。
这些年无锡的新茶种类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太湖翠竹、无锡毫茶,还出现了不少创新品种。前几天朋友带去马山的一家茶社,尝到了用新工艺制作的桂花乌龙,那股子花香和茶香融合得恰到好处,让人眼前一亮。
其实在无锡,喝茶不光是解渴,更是一种生活。周末去茶园走走,看着茶农采茶、制茶,再亲手泡上一壶,那滋味比在茶馆里现成的更有一番风味。上次在宜兴的茶山,学着炒了一锅茶,虽然手法生疏,但那茶叶的香气至今记忆犹新。
傍晚时分,运河边的茶馆渐渐热闹起来。临窗的位置总是最先被占满,人们在这里不只是为了喝茶,更是为了这份水乡的韵味。茶香袅袅中,时光仿佛也慢了下来,这就是无锡人最寻常却又最珍贵的生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