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附近200块钱的爱情,福泉周边两百元的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4 22:03:25 来源:原创内容

福泉老汽车站后面的巷子总是飘着油烟味,傍晚时分尤其热闹。我在炒粉摊前遇见小梅时,她正把找零的叁枚硬币塞进围裙口袋,抬头时鼻尖还沾着油光。“要辣吗?”她握锅铲的姿势像个老手,根本看不出才十九岁。

那年我大叁,在福泉做社会实践,租的房子就在巷子尾。后来熟了她告诉我,每天最怕遇到同学,“要是让人知道师范生在这颠勺,多丢人”。锅里的米粉滋滋作响,她总趁着翻勺的间隙望一眼巷口,好像随时会有人来把她从这个油烟缭绕的世界带走。

两百块钱能买什么

其实认识半个月后我才知道她的名字。那晚城管来了,摊主们推着车四处逃散。她的推车卡在坑洼处,我正好路过,帮她把车抬了出来。她谢我时声音发颤,整条巷子只剩我们和满地狼藉。“我叫小梅,”她说,“赔你份炒粉吧。”后来她总开玩笑,说我们的交情就值六块钱。

真正说起两百块钱,是那个暴雨夜。她租的房子漏雨,房东不肯修,说要凑够两百块押金才找人。她在电话里带着哭腔,我赶去时,雨水正顺着墙角往下淌。我把钱塞给她,她死活不要。“算借的,”最后她收下了,在记账本上工工整整写下:八月十七,借两百元。

现在想想,那两百块钱就像打开了她心门的钥匙。之后她常来找我,有时带份自己炒的粉,有时就是坐着发呆。她说起老家山后的杜鹃花,说起想当语文老师的梦想,说起在油烟中慢慢变粗糙的手。有次她突然问:“你会看不起我吗?”没等我回答,她又自顾自说,“不过靠自己挣钱,不丢人。”

两百块钱的故事在福泉这座城市里太过普通了。它买不了一件像样的衣服,却买下了我们之间的信任。后来她真的用那两百块修好了屋顶,而我们的关系,也从摊主和顾客,变成了能分享秘密的朋友。

炒粉摊后的星光

九月底的一天,她收摊后神秘地说要带我去个地方。我们穿过漆黑的小巷,爬上她租住的楼顶。那里能看到整条街的灯火,再往上,是稀疏的星星。“这里像我的第二个家,”她抱着膝盖,“难过的时候就来数星星。”

那晚她说了很多。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她靠着助学贷款和打工读完师范。炒粉摊是表叔的,她只是帮忙,每月能分到八百块。“等毕业后当了老师,就不用熬夜了,”她眼睛亮晶晶的,“我要在班上告诉学生,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不知怎么就说到了爱情。她说在福泉见过的感情都太现实了,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开口就问每月能挣多少。“要是感情能像炒粉一样明码标价就好了,”她笑了,“六块一份,童叟无欺。”

我看着她被风吹乱的头发,突然明白了这份福泉附近200块钱的爱情。不是那两百块钱有多重要,而是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有人愿意伸手。这种情感故事简单得像街边的炒粉,却温暖了无数个寒冷的夜晚。

离开福泉前,我又去了趟那条巷子。她正在教隔壁摊主的孩子认字,一笔一画很认真。见我来了,她擦擦手,多给我加了颗蛋。“要走了啊,”她说,然后从围裙兜里掏出两百块钱,“一直想还你。”

我没接,她执意塞进我手里。崭新的纸币还带着体温,我想起那晚楼顶的星光,想起她说要当老师的梦想。这大概就是福泉周边两百元的情感故事最美好的结局——钱还了,情分却永远欠着。

后来我收到她的短信,说她考上了教师岗位,要去乡下教书了。最后一条她说:“还记得那两百块钱吗?它让我相信,这世上真的有不图回报的善意。”我想,所谓福泉附近200块钱的爱情,大概就是这种朴素的情感故事吧,它不值钱,却也无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