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品茶上课群,大理茶艺学习沙龙

发布时间:2025-11-02 20:52:23 来源:原创内容

坐在苍山脚下的白族老院里,看着茶艺师不紧不慢地温杯烫盏,我突然觉得,能加入大理品茶上课群真是件挺幸运的事。

说起来,这个群还是我在古城闲逛时偶然发现的。那天路过一家茶馆,门口小黑板上写着“茶艺学习沙龙”,字迹清秀。我本来对茶就有点兴趣,便推门走了进去。老板是个温和的中年人,他说他们每周都会组织品茶活动,群里现在有叁百多人了,有本地茶农,有来旅居的年轻人,还有像我这样的游客。我想了想,反正要在大理待半个月,学点茶艺总比整天拍照有意思,就扫码进了群。

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在一个周叁的下午。茶艺师小杨是个九零后姑娘,家在临沧有片小茶园。她一边泡着今年的春茶,一边和我们聊天:“大家知道吗?泡茶这事儿啊,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她拿起盖碗,慢慢注入热水,“关键是要顺着茶叶的性子来。就像这滇红,水温太高了会涩,太低了又不出味。”我学着她的样子端起茶杯,果然,那股花果香比平时自己随便泡的要浓郁得多。

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来了几次之后,我慢慢能分辨出不同山头茶叶的差别了。比如梅子箐的茶带着独特的果酸,冰岛的茶喉韵特别清凉。群里有个退休的老教师,每次都会带个小本子认真记笔记;还有个从北京来的程序员,说在这找到了难得的宁静。大家虽然背景不同,但坐在一起喝茶时,那种放松的氛围真的很打动人。

记得有次下雨天,我们就在茶馆的二楼上实践课。窗外雨打芭蕉,屋里茶香袅袅。小杨教我们怎么用盖碗泡茶不烫手,这个技巧我练了好久才掌握。她说:“茶艺啊,说到底是在培养耐心。你现在觉得手忙脚乱,等熟练了,每个动作都会很自然。”确实,后来我发现自己不仅学会了泡茶,连做事都没以前那么急躁了。

在这个大理茶艺学习沙龙里,最让我惊喜的是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有个大姐是本地白族,她告诉我们小时候跟着奶奶采茶的故事;还有个做设计的年轻人,把茶道融入了他的创作中。我们常常一坐就是一下午,从茶叶聊到生活,从茶具聊到各自的故事。

现在想想,在大理的这段日子,因为有了这个品茶上课群,变得特别充实。每次走进那个熟悉的小院,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闻着空气中飘散的茶香,就觉得特别踏实。也许这就是茶文化的魅力吧,它不只是教你泡茶,更是给你一个慢下来的理由,一个与人真诚交流的机会。

临走前,我又去参加了最后一次活动。小杨特意泡了一壶陈年普洱,说是给我饯行。茶汤在杯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泽,滋味醇厚绵长。我想,这味道会一直留在记忆里,就像在大理品茶上课群的这段时光,简单,却值得反复回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