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简阳90分钟多次体验工坊
最近在简阳的朋友圈里,总能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地方——简阳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我心里还嘀咕:这到底是个啥?又是那种套路消费吗?后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一趟,才发现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这家工作室藏在老城区的梧桐树后面,推开木门就能闻到淡淡的艾草香。老板娘是个扎着马尾的姑娘,说话带着软软的本地口音:“我们这儿啊,就是让客人安安心心待上个把小时。”她指着墙上的课程表,“瑜伽、茶道、手工皮具,九十分钟内随你切换。”
当时间变得柔软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的时间算法。别处都是按项目累加收费,他们家却像包场似的。我见过有个大姐先在茶室泡了壶普洱,又溜达去画了幅水彩,最后还在露台打了套太极。要放在别处,这叁样得花两百多,但在这里,只要不超过90分钟,随便你怎么折腾。
常来的李老师说现在人最缺的反而不是钱:“每次看着沙漏慢慢流沙,心里就特别踏实。在这儿不用赶场子,今天想学陶艺就专心捏泥巴,明天烦了就去练字。”她说着把刚做好的蓝染方巾浸在水里,“你看,连布料都需要时间沉淀呢。”
藏在市井里的温度
后来我又见识了简阳90分钟多次体验工坊的妙处。同样是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的另一种叫法,但侧重点不太一样。工坊区更热闹些,常有组团来的客人。上周碰到叁个高中生,先在木工房做了书签,又跑去香薰室调精油,最后窝在图书角写作业。穿围裙的指导老师笑着摇头:“这些孩子啊,把这里当成游乐场了。”
不过最打动我的还是墙角的那面便利贴墙。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客人的随手记:“第一次扎出圆口竹篮”、“终于学会拉花”、“忘了带手机反而看了本闲书”。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比任何广告都让人心动。
现在每次路过那条青石板路,都会想起在工作室度过的那些午后。其实我们需要的,或许就是这样一段能自由呼吸的时间。不必算计每分钟值多少钱,也不用焦虑接下来要赶哪个场子。就像老板娘常说的:“客人推门进来时还皱着眉,等九十分钟后离开,脚步都变轻快了。”
黄昏时分走出工作室,看见晚霞把梧桐叶染成金黄。忽然觉得,这个藏在老街里的空间,就像城市里的一个温柔停顿。那些在此停留过的人们,带着满身花香和松快的心情,又汇入霓虹闪烁的人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