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喝茶上课群,岑溪品茶学习交流圈
这几天在朋友圈看到好几个朋友都在打听岑溪喝茶上课群的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这个群的名字乍一听让人摸不着头脑——喝茶就喝茶,上课就上课,怎么还扯到一起了?我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直到被老同学拉进群,才发现这真是个挺特别的圈子。
记得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是在河西路的一家茶室。推门进去,七八个人围坐着,桌上摆着几套茶具,正中间放着个白瓷盖碗。组织活动的陈姐招呼我坐下,顺手给我递了杯刚泡好的六堡茶。“这是咱们岑溪本地的茶,”她笑着说,“先尝尝,待会儿跟大家聊聊怎么品。”那天下午,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听群里的老茶客讲解茶叶知识,从茶叶的分类到冲泡技巧,气氛轻松得像老朋友聚会。
茶香里的生活智慧
说来也怪,在这个岑溪品茶学习交流圈待久了,我发现大家聊的远不止是茶。上周六的活动上,有个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问起该如何应对职场压力。一位做了二十多年茶叶生意的李叔不紧不慢地斟了杯茶,说:“你们看这泡茶,水温太高了茶叶会苦,太低了又没味道。做事也是这样,得掌握好火候。”他接着分享了自己创业初期如何调整心态、把握时机的经历,听得大家连连点头。
这种在品茶过程中穿插的生活经验交流,渐渐成了这个群的特色。有人会带着工作上遇到的难题来,有人会分享家庭教育的心得,还有几位退了休的阿姨,经常传授些养生小窍门。茶香袅袅中,你一句我一句,不经意间就能收获不少启发。
最近群里在筹备一个特别活动,准备请本地茶农来讲解岑溪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消息刚发出来,就有二十多人报名。组织者小梁在群里说:“咱们不光要会喝茶,还得知道这茶是怎么来的。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喝起来味道都不一样。”这话说得在理,我现在每次泡茶,都会想起群里学到的那些知识——茶叶采摘的时节、制作的工艺,甚至茶农们坚守传统的故事。
前几天带外地朋友参加活动,他好奇地问我:“你们这个岑溪喝茶上课群,到底算是兴趣小组还是学习班?”我想了想,告诉他:“这么说吧,在这儿既能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又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每次端起茶杯,都能感受到咱们岑溪人那种不急不躁、细细品味生活的心态。”朋友听完,毫不犹豫地让我把他拉进群了。
如今这个岑溪品茶学习交流圈已经发展到两百多人,每周都有新面孔加入。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尽管人多了,群里的氛围还是那么亲切随和。就像陈姐常说的:“咱们这儿没有老师学生之分,每个人都是品茶人,也都是生活的学生。”这话说得真对,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有这么个地方慢下来,品品茶、聊聊天、学点东西,确实是件挺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