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学生聚集叁小时百人参与
这两天朋友圈突然被一条消息刷屏了,说的就是化州附近有大约一百名学生聚在一起,整整叁个小时。这事儿听着就挺新鲜的,你说现在年轻人平时都爱抱着手机,能一下子凑齐这么多人待上叁小时,到底是为了啥呢?
我特意打听了一下,原来这不是什么正式的活动,就是学生们自己发起的。有个大二的学生小陈告诉我:“其实最早就是在聊天群里随口一提,说想找个周末碰个头,没想到报名的人蹭蹭往上涨。”最开始预计也就叁十来人,结果消息传开,连隔壁学校的学生都闻讯赶来。最终到场的人数,粗粗一数,真的将近一百人了。
聚会的地点选在化州附近的一个开放公园。那天下午两点,人就陆陆续续到齐了。没有领导讲话,也没有固定流程,大家就那么自然地围成几个圈。起初还有点拘谨,没过十分钟,气氛就活络起来了。聊的话题天南海北,从最近的学习压力,到未来的打算,甚至还有几个同学抱着吉他弹唱起来。
这叁个小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要说最打动人的,莫过于那个分享环节了。一个戴着眼镜的女生说起她暑假去山区支教的经历,声音不大,但特别真诚。“那些孩子眼睛亮晶晶的,就为了一支新铅笔能高兴一整天。”她说着说着眼眶有点红,“我们平时抱怨作业多、食堂难吃,是不是有点太不知足了?”她说完这话,周围安静了几秒,然后响起一片掌声。
还有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站起来,说他正在尝试做一个环保项目,对于垃圾分类的。“我知道一个人力量小,”他挠挠头,“但要是我们这一百来人都能行动起来,再带动身边的人,那效果可就不一样了。”他这话引得不少同学点头,当场就有十几个人表示想加入他的项目。
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叁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组织者后来跟我说,他看过好几次时间,每次都惊讶于时间过得这么快。“原本还担心冷场,准备了几个小游戏,结果根本没用上。”他笑着说,“大家好像都有说不完的话。”
夕阳西下的时候,这次学生聚集叁小时百人参与的活动才慢慢散场。有意思的是,没人急着离开,好多人都站在那儿继续聊,互相加着微信。有个女孩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没想到能认识这么多新朋友,以后遇到问题,总算有人可以商量了。”
这种自发的聚会,比起那些精心策划的大型活动,反而更有种特别的温度。它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主题,就是年轻人之间的真诚交流。化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这次相聚,像是一颗小石子丢进水里,涟漪慢慢荡开。听说他们已经约好了下个月再见面,到时候,可能就不止一百人了。
看着他们叁叁两两离开的背影,我突然想到,也许年轻人需要的并不是多么豪华的场地或者复杂的活动流程。他们只是需要这样一个空间,这样一个下午,可以和同龄人坐下来,好好说说话。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是再多的点赞和评论都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