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约附近学生500一次,岑溪附近学生约500一回
这几天在本地论坛闲逛,总能看到类似的话题在首页飘着。说实话,第一次瞥见“岑溪约附近学生500一次”这种字眼,心里嘀咕了好一阵。这说的是啥呢?是家教,还是别的什么?心里头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后来跟一个住在城东的老同学聊起来,他噗嗤一笑,说你咋这都不明白。他压低了点声音说,现在有些年轻人,私下接点“陪同服务”,陪人打打游戏、逛逛公园,或者就是简单吃个饭聊聊天,按次数收费。他提到,像“岑溪附近学生约500一回”这种,差不多就是这个圈子里不成文的行情价了。
这价钱背后是啥门道
五百块一次,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为啥偏偏是这个数?我琢磨着,可能跟咱们这小城的消费水平有关。太低了,人家觉得不值当花那时间;太高了,又没啥人愿意出。五百块刚好卡在中间,请人的觉得能承受,接活儿的也觉得时间换得来。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私下约定的事儿,风险可不小。两边都不认识,光靠网上几句话就约出来,万一有点啥事,找谁说理去?我有个表侄女在念大学,她就坚决不碰这个,说宁愿去做家教,虽然钱少点,但心里踏实。
现在年轻人想法跟我们那会儿真不一样了。他们更看重时间的价值,觉得用自己的空闲换点零花钱很正常。但这种“岑溪约附近学生500一次”的模式,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是不是太直接了?把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弄得像买卖一样。
其实在咱们岑溪,想要挣点外快,路子还是有的。比如周末去奶茶店帮帮忙,或者给培训机构带带课。虽然可能挣不到五百一次,但至少明明白白,不用提心吊胆的。
我就在想啊,这种“岑溪附近学生约500一回”的现象,是不是也反映了现在年轻人面临的某种压力?学费、生活费样样要钱,光靠家里给的那点,有时候确实紧巴巴的。但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缓解这种压力,还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前几天路过高中门口,看见放学时分学生们有说有笑地走出来。我在想,他们中有没有人也会遇到这样的邀约?如果遇到了,会怎么做决定?这些孩子啊,正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纪,可别因为一时的诱惑走了弯路。
说起来,这种事儿也不是岑溪独有的。听说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只是形式可能不太一样。有的地方是按小时算,有的则是包天。但不管怎么说,这种非正式的约定,总是藏着不少隐患。
也许再过段时间,这种“岑溪约附近学生500一次”的现象就会慢慢消失,或者换个形式出现。社会在变,人的想法也在变。但无论怎么变,有些底线还是得守住的。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