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亚200元一次的还有吗,叁亚200元一次的还有没有

发布时间:2025-11-06 03:12:28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和朋友聊天,总听人念叨:“叁亚200元一次的还有吗?”这话听着像是找啥实惠项目,其实老海南人都懂,问的就是那种接地气的海鲜排档。记得七八年前第一次来叁亚,朋友直接把我拉到码头边上的小档口,吹着海风嗦着螺,人均百来块吃得那叫一个满足。

价格背后的变化

现在打开手机查攻略,清一色的人都在问“叁亚200元一次的还有没有”。说实在的,要找还真有,就是得费点心思。前两天路过第一市场,发现巷子深处还藏着几家老店,老板说他们依旧坚持做街坊生意。不过现在想用这个价钱吃龙虾肯定不现实,但换成基围虾、蛏子这类小海鲜,配上本地蔬菜和主食,两叁个人吃饱还是没问题的。

有个开叁轮车的大叔和我唠嗑,他说现在游客都直奔网红店去了,其实本地人常去的那些老摊子,价格还是挺良心的。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在崖州碰见的烧鸡摊,老板娘现场处理活鱼,二十块钱一条,做法任选,那味道比大酒店强多了。

不过要说这价钱,确实比以前难找了。租金年年涨,海鲜进价也浮动,老板们也得过日子。我发现那些能维持这个价的店家,多半是自家铺面,或者藏在居民区里,主要靠熟客光顾。要是碰到热情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反而比网红推荐更靠谱——前提是别找那些专门拿回扣的。

怎么找到实惠选择

现在想找“叁亚200元一次的还有吗”的答案,还真得换个思路。要么赶早市,天没亮就去码头等着,刚上岸的渔货价格确实惊喜;要么往周边走走,比如海棠湾后面的小镇,或者叁亚湾往西的村庄,这些地方还保留着原来的物价水平。

上周在藤海社区就发现个小店,老板娘直接说:“我们不做游客生意,就按本地价卖。”四个人点了五样海鲜,结账才两百出头。这种店现在成了宝藏,大家发现了都舍不得往外说,生怕又变成排队打卡的地方。

其实问“叁亚200元一次的还有没有”的人,要的不是山珍海味,就是图个实在。叁亚这几年发展快,高端酒店遍地开花,但这座城市最动人的,还是坐在塑料凳上,听着海浪吃夜宵的市井气息。这种体验,远比花大价钱坐在空调房里来得鲜活。

昨天路过解放路,看见几个年轻人围着卖清补凉的大姐,十块钱一碗的糖水让他们笑得特别开心。这让我觉得,叁亚的烟火气从来都没消失,只是需要我们多走几步,往巷子深处再探一探。或许明天,又能发现一家坚持做着良心生意的小店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