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约附近学生100一次,桂林学生约附近100一次
那条私信让我愣住了
手机屏幕亮起,一条陌生私信弹了出来:“桂林约附近学生100一次”。我盯着这行字看了好几秒,心里咯噔一下。这年头,什么乱七八糟的广告都敢乱发啊。我本来想直接删掉,可手指悬在半空,又有点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住的地方离桂林几个大学城都不远,平时在附近的小吃街、奶茶店,确实能看到不少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们有的在发传单,有的在奶茶店打工,还有的摆个小摊卖手工艺品。说实话,年轻人利用课余时间赚点零花钱,挺正常的。可这个“桂林学生约附近100一次”,听起来就有点不对劲了。
正好那段时间,我表弟考上桂林的大学,家里给他生活费有限,他也琢磨着找点兼职。我就把这条信息截图发给他,半开玩笑地问:“你看,这种活你敢接吗?”他回得特别快:“姐,你可别信这个!我们同学群里经常有人发这种,辅导员专门开会说过,这些都是骗局。”
表弟告诉我,他们学校有个大叁的学长就上过当。对方先说是在景区当导游,一天两百,结果到了地方才发现是要他假装成“陪游”,专门接待一些外地来的单身游客。学长当场就拒绝了,可对方还纠缠不清,说什么“桂林学生约附近100一次很划算”。
听他这么说,我突然想起上周在东西巷喝奶茶时听到的对话。隔壁桌两个女生在抱怨,说有个中介让她们去碍罢痴“陪唱”,开价也是100一次。其中一个女生特别生气:“把我们当什么了?我们是学生,又不是那种人。”
说实话,在桂林这种旅游城市,确实存在这种灰色地带。有些人就盯着涉世未深的学生,用看似简单的兼职当诱饵。我有个朋友在本地开咖啡馆,她说经常有陌生人来找她“合作”,想让她帮忙介绍“桂林约附近学生100一次”这种服务,每次都能抽成。她每次都是直接拒绝:“我做的是正经生意,可不能干这种事。”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这种“桂林学生约附近100一次”的骗局总能找到人上当呢?我想了想,可能是因为学生们太需要钱了。现在物价涨得厉害,光靠家里给的生活费,想买个好点的手机、吃几顿大餐,或者谈个恋爱,都挺紧张的。那些骗子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先用高报酬吸引人,等上钩了再慢慢露出真面目。
后来我在一个本地论坛上看到个帖子,发帖人说自己也收到过“桂林约附近学生100一次”的私信,他好奇地去见了面。对方是个戴金链子的中年男人,开口就说工作是“陪富婆聊天”,把他吓得不轻,找个借口就溜了。底下跟帖的人都说他运气好,要是遇到更极端的,可能想走都走不掉。
其实想想,如果真的是正经兼职,怎么可能用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正规的兼职都会写清楚工作内容,是在餐厅端盘子,还是在商场发传单,或者是家教,都会明明白白说出来。只有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才会用“桂林学生约附近100一次”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来遮掩。
我把这些事跟表弟又聊了聊,他倒是挺清醒的。他说现在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的快递站做分拣,虽然累点,但赚的钱干净踏实。周末偶尔还会接点拍摄的活儿,他学的是设计,帮一些小店拍产物图,一次也能挣个两叁百。“姐,你看这样多好,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心里踏实。”
是啊,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些看起来轻松又来钱快的工作,背后往往藏着你想不到的风险。特别是在桂林这样美丽的城市,学生们更应该擦亮眼睛,别让这些“桂林约附近学生100一次”的陷阱,玷污了美好的大学生活。
现在每次路过大学城,看到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我都会想,他们正在人生最好的年纪,应该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交朋友,参加社团活动,而不是被这些乱七八糟的兼职信息困扰。真希望相关部门能管管这些乱象,让学生们能有个更干净的兼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