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100元3个小时约,龙泉百元叁小时相约
龙泉这个地方,最近突然在朋友圈火了起来。不是因为青瓷宝剑,而是因为一个挺新鲜的玩法——龙泉100元3个小时约。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我也纳闷,这到底是个什么约法?
上周六下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趟龙泉。按着朋友给的地址,拐进一条老巷子,远远就看见“龙泉百元叁小时相约”的招牌。推门进去,迎面是个小院,几位老师傅正低头忙活,桌上摆满了陶泥和半成品的瓷胚。
原来是这样
店主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他笑着解释:“其实就是体验手工制陶,100块钱叁个小时,材料工具都包了。”我这才恍然大悟,所谓的“约”,是跟泥土约会,跟手艺相约。?
系上围裙坐下,老师傅递来一团陶泥。摸上去凉凉的,软软的,带着点土腥味。说实话,刚开始真不知道怎么下手,泥巴在转盘上歪歪扭扭的,怎么都立不起来。老师傅也不急着教,就在旁边看着,偶尔说句:“手再稳点儿,别跟泥巴较劲。”
说来奇怪,失败了几次之后,慢慢找到感觉了。手指轻轻贴着旋转的泥坯,它居然听话地往上长,变成个杯子的形状。那种感觉很奇妙,明明是你在控制泥巴,又像是泥巴在带着你的手动。
旁边坐着个大姐,她说这是第叁次来了。“每次来都能把烦心事忘掉,就盯着这转盘,看着泥巴变成想要的样子。”她手里正在做个花瓶,已经初具雏形了。
叁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做了两个杯子,虽然不太完美,边沿有点歪,但毕竟是自己的作品。老师说烧制要等一周,让我到时候来取。临走时,我看到架子上摆着其他客人做的东西,有胖乎乎的茶壶,有刻着花纹的碗,每个都不一样。
现在想想,这个龙泉百元叁小时相约挺值的。花的不是钱,买的是叁个小时的专注。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能安安静静地做件事,看着原材料在自己手里变成作品,这种感觉很久没有过了。
回去的路上我在想,为什么大家愿意大老远跑来玩泥巴?可能不只是为了省钱或者打发时间。更像是找个地方,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让心思变得简单。手里忙着,心里反而静了。
下次打算带朋友一起来,就做套茶具。虽然手艺比不上专业师傅,但自己做的用起来肯定更香。这种龙泉100元3个小时约的玩法,确实给忙碌的生活添了点不一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