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生品茶上课,学子课堂茶艺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03 09:05:47 来源:原创内容

走进凯里某中学的教室,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这不是什么兴趣班,而是他们每周叁下午的必修课。孩子们围坐在茶席前,小心地摆弄着茶具,那专注劲儿跟平时在操场上疯跑的样子判若两人。

教茶艺的李老师常说,泡茶看似简单,门道可深了。水温高了茶会苦,低了又泡不出香味。就像我们学习,也得掌握好火候不是?她总爱边示范边念叨:“你看这茶叶在热水里慢慢舒展的样子,多像我们在知识里慢慢开窍。”

茶香里的改变

最让老师们惊喜的是,这门课带来的变化远远超出了预期。以前坐不住的小男生,现在能安安静静地给同桌斟茶;性格急躁的姑娘学会了等待,知道要等茶叶慢慢沉淀。班主任王老师笑着说:“自从上了茶艺课,班里吵架的都少了。孩子们学会了互相礼让,就像分茶时要先敬客人一样。”

有个叫小军的学生让我印象特别深。他以前上课老走神,现在却是茶艺课上最认真的那个。他悄悄告诉我,第一次完整泡出一壶好茶时,心里那个美啊,比考试得了满分还高兴。这种成就感,是他在其他课上很少体验到的。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在这个什么都讲求速度的时代,能让孩子们慢下来,安安静静地做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修行。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温杯、投茶、冲泡,那份专注让人感动。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最缺的东西吗?

学校刚开始推行这门课时,还有家长不理解,觉得这是在耽误学习。可现在呢,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孩子回家后会主动给爷爷奶奶泡茶了,说话做事也稳重了不少。有个家长在家长群里说,以前孩子写作业总是毛毛躁躁,现在能静下心来,一笔一画都写得特别认真。

茶艺课上学到的不只是泡茶技巧。老师们会把诗词、历史融进课堂,让孩子们了解茶文化背后的故事。比如讲到绿茶,就会说说陆羽的《茶经》;泡红茶时,又会聊聊茶马古道的往事。这样的课堂,既生动又长知识。

说起来,这门课的作业也特别有意思——不是写多少练习题,而是回家给家人泡一壶茶。孩子们要用在学校学到的礼仪,恭恭敬敬地给爸爸妈妈奉茶。很多家长第一次喝到孩子亲手泡的茶,那个感动啊,都在朋友圈里晒呢。

凯里这所学校的做法,让人想起古人说的“修身养性”。如今很多学校都在追求分数,他们却愿意花时间教孩子们慢下来,在茶香中学会耐心和尊重。这种教育,或许比多考几分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临走时,我看到教室后面的展示架上摆满了孩子们的手工茶具和习茶心得。歪歪扭扭的字迹里,写着这样的话:“原来安静地做一件事,也能这么快乐。”“今天我给爸爸泡茶,他笑了。”这些朴实的话语,或许就是这门课最好的成绩单。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