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车站旁小街游玩去处
拐进巷口就是另一个世界
你要是从诸暨车站出来往右拐,走上十来分钟,就能遇见那片纵横交错的小巷子。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也没想到,车站附近还藏着这么个有意思的地方。外面大马路上车来车往,吵得很,可一脚踏进巷子,那股喧闹劲儿就像被隔在了外面,声音一下子低了下去。
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阳光从老屋的屋檐之间斜斜地照下来,在脚前投下好看的影子。这边的房子都有些年头了,墙皮斑斑驳驳的,反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我慢悠悠地走着,也不着急,就挨家挨户地看。有户人家的墙头上,探出几枝叫不出名字的花,红艳艳的,给这片青灰色添了不少生气。
要说在诸暨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可真不只是看风景。你瞧,前面那个做藤编的老爷爷,手法那叫一个熟练,手指翻飞几下,一个筐子的雏形就出来了。他摊子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手编物件,小篮子、小椅子,都挺精巧。我蹲在那儿看了好一会儿,他也不赶人,偶尔还抬头冲我笑笑。
再往里走,空气里开始飘起食物的香气。是那种刚出炉的烧饼的味道,混着糖炒栗子的甜香,闻着就让人走不动道。巷子深处有家卖臭豆腐的小摊,别看门面不大,排队的人倒不少。炸得金黄的臭豆腐,浇上特制的酱汁,再撒点香菜,那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
在巷弄间发现生活本来的样子
我在这些车站旁小街游玩去处转悠的时候,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这儿不像商业街那样千篇一律,每家店都有自己的脾气。你看那家旧书店,书堆得满坑满谷,老板就坐在书堆后面打盹,有客人来了也不急着招呼,任凭你在书海里慢慢淘。
隔壁是家裁缝铺,老师傅戴着老花镜,脚踩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听着特别踏实。有个阿姨拿着件衣服来改尺寸,两人用本地话聊着家长里短,那种熟络的感觉,一看就是老主顾了。这种场景在大商场里可见不着,挺温暖的。
走累了,我找了家茶馆坐下。说是茶馆,其实就是在自家院子里摆了几张桌椅。老板娘很健谈,一边给我泡茶,一边说这条巷子的故事。她说这儿以前可热闹了,是城里有名的市集,后来城市发展了,反倒安静下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安静点好,”她笑着说,“来的都是真心喜欢这儿的人。”
我捧着茶杯,看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响。这个时候,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在这些诸暨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流连。不是因为这里有多豪华,而是这儿还保留着生活本来的样子——不紧不慢,有人情味。
天色渐晚,巷子里的灯笼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昏黄的光把石板路照得朦朦胧胧。我开始往回走,心里盘算着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对了,听说巷子尽头有家做传统木工的手艺人,做的木玩具特别精巧,下次一定要去找找看。这些车站旁小街游玩去处啊,就像一本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