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约附近学生500一次,弥勒学生约附近500一次
最近这阵子,朋友圈里时不时就能刷到“弥勒约附近学生500一次”这样的消息。说实话,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个啥情况?正好前几天碰到老同学小王,他就在弥勒那边工作,我就顺口问了问他。
小王一听就笑了,说你这可问对人了。他告诉我,这其实就是弥勒大学城周边最近流行起来的一种周末兼职。原来啊,弥勒那边新建了个挺大的文创园区,里面开了好多家顿滨驰手工坊,有做陶艺的、画油画的,还有做皮具的工作室。这些店刚开业,急需找人帮忙推广,又觉得请专业的模特费用太高,就把目光投向了周边大学里形象好、气质佳的学生们。
这事儿是怎么火起来的
“那为啥非得找学生呢?”我追问道。小王喝了口茶,慢慢给我解释:“你想啊,这些手工坊主打的就是年轻、文艺的感觉,大学生朝气蓬勃的样子,跟店里的氛围特别搭。而且学生们时间相对灵活,报酬要求也没专业模特那么高。”他顿了顿,“最开始就是有个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了段自己做陶艺的视频,没想到一下子火了,好多人都问这是在哪儿。后来店家就发现了这个宣传门道,渐渐形成了现在这个模式。”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弥勒学生约附近500一次”,指的是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这些手工坊担任体验模特或者助教,一次大概叁四个小时,报酬就是五百块钱。这个价格对学生来说挺可观的,相当于两叁天的生活费了。
不过小王也提醒,虽然机会不错,但想做这个还是有些门槛的。比如说,得真的对手工制作感兴趣,不能光是冲着钱去。毕竟要在镜头前展示制作过程,要是笨手笨脚的,反而适得其反。另外,时间观念要强,答应了就得准时到,不能耽误店家营业。
我认识的一个大二学生小李就经常接这样的活。她说最开始也挺紧张的,生怕把人家店里的东西弄坏了。但慢慢就习惯了,现在不仅能熟练地演示陶艺拉坯,还能跟来体验的顾客聊上几句心得体会。“最重要的是真诚,”小李很认真地说,“你不能表现得像个机器人,得真的享受这个过程,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才自然。”
说起来,这种新兴的兼职模式还挺有意思的。既帮店家做了宣传,又给了学生们一个锻炼和赚钱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家境不太宽裕的学生来说,这五百块钱确实能解决不少实际困难。而且不像发传单那样枯燥,还能学到点手艺,认识些新朋友。
不过啊,任何事儿都有两面性。我也听说有些学生为了接活,连课都不去上了,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毕竟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兼职再赚钱,也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业。好在大多数学生心里还是有杆秤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知不觉就跟小王聊了快一个小时。临走时,他半开玩笑地说,要是再年轻几岁,他都想去试试了。既能赚钱又能学手艺,这种好事上哪儿找去。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不禁在想,时代真是变了,现在的大学生赚钱的门路是越来越多了。
回家的路上,我特意绕道去了趟弥勒大学城那边。果然,在几家手工坊门口,都能看到学生们忙碌的身影。有的正在指导顾客做手工,有的在配合拍摄宣传照,个个脸上都带着朝气蓬勃的笑容。看来,这个“弥勒约附近学生500一次”的现象,还真不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