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嫩茶论坛,密山新茶品鉴交流
这几天的春雨下得人懒洋洋的,正好朋友送来一包密山新下来的春茶,说是头采的,让我赶紧尝尝。烧上水,烫热杯子,看着嫩绿的叶片在杯子里慢慢舒展开,一股清鲜的豆香味儿就飘上来了。这让我想起了常去逛的那个密山嫩茶论坛,里头像我这样的茶友可真不少。
要说这密山嫩茶论坛,在我们这群爱茶的人里,名气可不小。它不像有些地方那么高高在上,反而像个老朋友家的客厅,随意,自在。刚进去那会儿,我还是个只会牛饮的门外汉,现在好歹能品出点门道了。
新茶上市时的热闹劲儿
每年春天,论坛里最热闹。天南地北的茶友,都盼着密山那一口鲜。我记着上周,有个网名叫“山里茶农”的网友,晒了他家茶园的照片。哎呦,那满山的绿,叶片上还挂着露珠,看着就喜人。他在帖子里细细地说,今年雨水怎么样,气温如何,所以茶叶的味道比往年更醇一些。下面跟帖的立马就沸腾了,有问他具体啥时候开采的,有直接预订的,那股子期盼和热乎气,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我自己也发过帖子问:“新到的密山春茶,总觉得泡不出那个鲜灵劲,是水不对还是泡法有问题?”没一会儿,就好几个人回我。有个大姐说,她试过用本地的山泉水,比纯净水泡出来甜润。还有个年轻小伙,分享了个“低温快出”的法子,说能更好地保留那股子氨基酸的鲜味。我照着试了试,嘿,还真是不一样。这种大家伙儿一块儿琢磨、分享的感觉,特别好。
一次线下品鉴的小聚
论坛上聊得投机了,有时也会约着线下见见。上月,我们七八个同城的网友就搞了一次小型的密山新茶品鉴交流。地方选在一个朋友开的安静茶室,大家都带了自己珍藏的密山茶。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位年长的老先生带来的一款茶。看干茶,其貌不扬,颜色偏深。他慢悠悠地温杯、投茶、注水,手法沉稳。等茶汤一出,那个香气……不是扑鼻的香,是沉在杯底的一种幽兰香,喝到嘴里,汤感特别柔,但回甘却一层一层地涌上来,很久都不散。大家都惊叹了。老先生这才笑着说,这茶是他几年前收的,自己在家用陶罐慢慢焙火,又存放了些时日,火气褪尽了,内质就更显浑厚了。那一次,我真切地体会到,这密山嫩茶论坛上学到的东西,不只是书本知识,更是这些活生生的经验和人情味儿。
现在啊,每天打开密山嫩茶论坛看看,已经成了习惯。不一定非要发言,就是看看今天谁又发现了什么好茶,谁又在为什么冲泡技巧较真。它就像一个永不落幕的茶席,总有一个角落,为你留着一杯温度刚好的茶。下次你要是也得了好茶,不妨也去上面聊聊,保准能找到能聊到一块儿去的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