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茶室休闲时光记录
那家德州品茶工作室就藏在老城区梧桐树下,木质招牌被阳光晒得发白。推门时风铃"叮铃"一声,穿棉麻围裙的茶艺师抬头微笑:"今天想喝点什么样的?"
落地玻璃罐里装着十余种茶叶,漳平水仙的兰花甜香特别勾人。茶艺师取出薄瓷盖碗,先烫杯,再投茶,沸水冲下的瞬间,茶叶像苏醒的蝴蝶在杯中舒展。她说这片茶园在海拔八百米处,采茶时能看见云海——我捧着温热的茶杯,仿佛也看见雾气缭绕的山峦。
午后茶室的光影游戏
斜阳透过竹帘在茶席投下斑驳条纹,邻座老先生正教孙女辨认不同年份的白牡丹。小女孩凑近闻干茶,突然咯咯笑起来:"爷爷,这个像晒干的树叶!"童言无忌引得众人都笑了,茶艺师顺势拿出茶点,桂花绿豆糕清甜不腻,配着十五年陈普洱正好。
注意到墙上挂着茶叶评审师的证书,原来茶艺师曾在全国比赛获奖。她演示专业闻香动作:左手托住品茗杯,右手轻扇香气,鼻尖距杯沿两指距离。"好茶香气是有层次的,"她将茶杯递过来,"您闻闻看,是不是先有蜜香,后有果香?"
确实如此。这间看似随性的工作室,对茶叶品质却格外执着。他们直接与茶农合作,每批茶都附有产地证明。茶艺师翻出手机相册,春茶季时她亲自去武夷山,照片里她背着竹篓站在茶树下,露水打湿了裤脚。
窗外掠过几只麻雀,茶壶咕嘟声里时间变得柔软。有位常客每周叁下午都来,总坐在角落临摹《茶经》。茶艺师说有些老茶客把这当第二个家,甚至寄存专属茶杯。那个青花瓷斗笠杯属于总穿西装的大叔,他每次来都要先闻闻杯底残留的茶香。
夕阳西斜时茶艺师开始焙茶,电焙笼轻声嗡鸣。新到的秋茶需要精制,她不时伸手感知温度:"就像照顾小宝宝,火候太猛会伤着它。"空气中弥漫着炒米般的暖香,让人想起小时候外婆炒制谷物的味道。
玻璃壶里的花草茶渐变成琥珀色,玫瑰与陈皮在沸水中重新绽放。茶艺师说冬天要备些暖身茶,便取出自制姜枣茶给我尝。辛辣姜味过后泛起枣香回甘,从喉间暖到指尖。
准备离开时风铃又响,晚风捎来栀子花的清甜。回头看见茶室里暖黄灯光亮起,像夜色里泊着的温暖港湾。这套茶具手感特别温润,茶艺师说这是客人常年使用养出的包浆。或许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时间酝酿,就像这杯茶,这片黄昏,这段偷来的闲暇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