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水磨工作室喝茶,汉中水坊茶室品茗

发布时间:2025-11-04 01:49:23 来源:原创内容

路过汉中路的时候,总会被那家水磨工作室吸引。门口摆着几盆青翠的凤尾竹,石阶被岁月磨得发亮。这天下午闲着,我推开了那扇木门。

室内和想象中不太一样。没有华丽的装修,倒是墙上挂着的蓑衣斗笠格外显眼。店主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正在茶台前不紧不慢地烫着杯子。他抬头看见我,笑着指了指靠窗的位置:“新来的?坐这儿光线好。”

水声茶香里的慢时光

说来有趣,我原本只是想来避个暑,没想到这一坐就是两小时。店主给我泡的是本地的炒青,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舒展,像是刚睡醒的样子。他指着屋角那座老式水磨说:“这玩意儿现在可不多见了。小时候我们镇上有叁座,磨面粉时轰隆隆响,整条街都听得到。”

水磨缓缓转动着,带起细碎的水花声。这种声音很特别,不像瀑布那么急促,也不像溪流那么轻柔,而是有种稳当当的节奏感。我捧着温热的茶杯,忽然觉得现代人追求的那些白噪音,哪比得上这真实的水声动人。

隔壁桌来了对老夫妇,应该是常客。老先生熟练地取出自带的茶叶,老太太则从布包里拿出毛线活计。他们和店主相视一笑,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这种熟稔让人看着就舒服。

另一个喝茶好去处

后来在附近巷子里,我又发现了汉中水坊茶室。比起水磨工作室,这里更显雅致些,但那份闲适的感觉却是相通的。茶室主人是个年轻的姑娘,她说这条街往前数叁十年,确实有过不少水磨作坊。“现在留着的水磨不多了,倒是我们这些茶室,把水韵茶香传下来了。”

我在水坊试了种新茶。姑娘泡茶时格外专注,注水的高度、速度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她说好的茶汤要“活”,就像从前水磨带动的那股活水,有着生生不息的劲头。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附近的磨坊,那时候总觉得磨盘转得真慢,现在才懂,慢里藏着的是生活的本味。

茶室的书架上摆着些旧照片,其中一张正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汉中路。黑白的影像里,还能依稀辨认出几处老建筑的模样。两位白发老人站在照片前指指点点,似乎在回忆从前的时光。

天色渐晚时,我又回到了水磨工作室。店主正在收拾茶具,看见我便招呼:“正好,尝尝刚到的明前茶。”我们坐在渐暗的暮色里,谁也没想去开灯。水磨还在不知疲倦地转着,仿佛在说:有些东西,慢一点才好。

走出工作室,晚风带着茶香还未散尽。这条街上依旧车来人往,但那些藏在巷弄里的茶室,像一个个安然的岛屿。明天要是得闲,或许该去尝尝水坊的新茶,顺便问问那姑娘,能不能再看看她收藏的老照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