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生品茶上课,学子课堂茶香体验
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这可不是什么新开的饮品店,而是邯郸某中学周叁下午的常态。靠窗的位置上,几个学生正小心翼翼地将热水注入玻璃壶,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身姿。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学生不在课堂上学知识,怎么泡起茶来了?这事还得从去年说起。王老师带的班级里有几个特别坐不住的学生,上课总爱走神。有一次他偶然发现,让学生们动手泡茶后,他们反而能静下心来听课了。这个发现让学校决定试试看,把茶文化带进课堂。
茶香里的变化
刚开始那会儿,学生们的手法生疏得很。不是水温太高把茶叶烫坏了,就是手抖把水洒得到处都是。可说来也怪,就这么过了个把月,那些平时毛手毛脚的孩子,居然能安安稳稳地坐上一节课了。
小李同学就是个例子。以前上课总爱在下面偷偷玩手机,现在倒好,成了班上的“茶博士”。上周还专门去买了本《茶经》,课间时间捧着读得津津有味。“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他挠着头说,“就是觉得泡茶的时候,心里特别静,做题反而更容易想明白了。”
教语文的刘老师最有感触。她发现自从在阅读课上加入了品茶环节,学生们对古诗词的感悟更深了。“读到‘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样的句子时,孩子们现在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了。”
不仅仅是喝茶那么简单
这门课可不只是教怎么泡茶。老师们把数学、历史、生物这些知识都融了进来。比如称茶叶的时候要学会看秤,这就用到了数学;讲到茶叶的起源和发展,又牵出了历史故事;而茶叶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不正是生动的生物课和化学课吗?
最有意思的是美术课。学生们要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姿态,然后把它画下来。这不,上周末的作业就是画一幅“茶舞图”——描绘茶叶在杯中舒展的瞬间。“我以前从来没注意过,原来茶叶在水里是这么美的,”正在专心画画的小张抬起头来说,“像在跳舞一样。”
家长们起初也有些纳闷,但慢慢地都转变了看法。一位家长在班级群里说:“我家孩子以前连五分钟都坐不住,现在周末居然能安静地陪我喝半小时茶,还能说出不同茶叶的区别,真是想不到。”
不过,这样的课堂对老师来说也是个挑战。怎么把握教学和品茶的平衡,怎么让课程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这都是需要不断琢磨的事。王老师最近就在琢磨着,能不能带学生去附近的茶园看看,让他们亲身体验茶叶从采摘到制作的全过程。
窗外,斜阳把教室染成了暖黄色。几个学生还在不紧不慢地清洗茶具,动作已经相当熟练了。茶香混着书香,在这个普通的下午静静流淌。或许,教育的意义就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里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