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安陆男人常去的幽静巷子

发布时间:2025-11-03 12:20:16 来源:原创内容

这条小巷子藏在老城区的中心,要是没人指点,你从大路上经过十次都可能发现不了。巷口被两家早餐店的热气挡得严实——左边卖着热干面,右边蒸着糯米鸡,早晨七八点钟,排队的人能站到马路牙子上。

我第一次走进去纯属偶然。那天为了躲雨,一头扎进那个不起眼的巷口,结果像是闯进了另一个世界。外头车水马龙的声音突然就远了,石板路湿漉漉的,两旁的墙壁爬满青苔,墙头探出几枝石榴树,红艳艳的花正开着。

老陈的修车铺

往深处走个二十来步,就是老陈的修车铺。铺面窄得很,工具却摆得整齐。老陈今年六十出头,在这条巷子里修了叁十多年自行车。他不用智能手机,顾客都是街坊邻居,谁的车坏了,往他门口一放,喊一声“老陈,帮我看看”,就算交代清楚了。

下午叁四点钟,总有几个和老陈年纪相仿的老哥聚在铺子门口。他们不下棋,也不打牌,就搬几个小马扎坐着,泡一壶茶。说话声不大,偶尔响起笑声,很快就散在巷子风里。老陈说,在这条巷子里待着,心里踏实。

巷子深处的烟火气

再往里走,巷子稍微宽了些,两旁开始有些小门脸。李师傅的剃头店是最热闹的,十平米的地方,却像个小剧场。来理发的都是熟客,往那把老式转椅上一坐,闭着眼都能说出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发型。

隔壁是家旧书店,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从父亲手里接下的店面。他说这条巷子有意思——早上是早餐店最忙,中午修车铺人来人往,下午老人们在巷口喝茶下棋,傍晚开始,小饭馆的香味就飘满了整条巷子。这种节奏,外头已经很少见了。

黄昏时分,巷口那家小饭馆开始忙活起来。说是饭馆,其实就四张桌子,老板兼厨师,老板娘负责招呼客人。做的都是家常菜,味道说不上多惊艳,但用料实在,价格也公道。常来的几个爷们喜欢坐在最里面那张桌子,点两个小菜,慢悠悠地喝点酒。

有一次我问其中一位常客,为什么总爱来这条巷子。他想了想说:“在这条巷子里,你能听见自己走路的声音。外头太吵了,这里还能找到点过去的影子。”

确实,这条安陆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它不像商业街那样刻意营造怀旧氛围,它就是自然地老去了,然后恰好被一些人记住了。墙上的斑驳不是做旧的,是几十年雨水留下的痕迹;石板路凹凸不平,是无数双脚踩出来的。

夜晚的巷子格外安静,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照着青石板。偶尔有晚归的人骑着自行车经过,车铃声在巷子里显得格外清脆。这时候站在巷子里,能闻到空气中隐约的饭菜香,听到某户人家传来的电视声,还有不知哪家的狗轻轻叫了两声。

这条安陆男人常去的幽静巷子,它不拒绝外人,但对住在附近的男人来说,这里更像是生活的一个角落。忙碌了一天,在这里坐一会儿,喝口茶,聊聊天,回家的脚步都轻快了些。巷子还是那条巷子,明天太阳升起时,早餐店的热气又会准时升起,把巷口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雾气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