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同城饮茶,武威本地茶友相聚品茗
这两天微信群里嘀嘀嗒嗒响个不停,老张又在张罗周末的茶聚了。说起来挺有意思,咱们这群人原本素不相识,就因为都在武威同城饮茶的话题下留过言,慢慢就熟络起来了。上周在马神庙街那家新开的茶馆,十几个人围坐一桌,从叁炮台聊到茯砖茶,不知不觉就消磨了整个下午。
西北人喝茶自有西北的派头。记得头回参加活动时,我还揣着家里那套小巧的功夫茶具,结果被王大爷好一顿笑话。他拎来个搪瓷缸子,抓把陕青茶梗,哗地冲上滚水:"咱这儿喝茶图个痛快!"说着把缸子往我面前一推,茶汤橙黄透亮,带着炒麦的焦香。说来也怪,那口粗犷的茶味,倒真比小盏慢酌来得畅快。
茶香里的市井烟火
现在每周的茶聚成了雷打不动的节目。有时候在雷台公园的凉亭里,有时候干脆谁家客厅腾个地方。李姐总爱带她腌的枣子,马叔会捎来刚烤的馕饼。最热闹是上月大雪天,十几号人挤在老茶馆的炕上,水汽混着茶香糊了满窗。店家端来铜火锅,羊肉在茶汤里涮得嫩滑,有人说起南城门外的老茶摊,说二十年前赶大车的人总在那儿歇脚,五毛钱管饱。
其实武威本地茶友相聚品茗,品的何止是茶呢。上回九十岁的陈爷爷颤巍巍打开铁皮盒,给我们看他收藏的六十年代茯茶。茶块黑褐油亮,金花依然鲜活。老人沏茶时手很稳,讲起年轻时赶骆驼运茶砖的故事,眼睛里有戈壁的星光。那杯陈年茯茶入口醇厚,仿佛能尝到时光的味道。
新来的小赵刚开始还拘谨,现在也学会盘腿上炕了。他开了家文创工作室,最近正把我们喝茶的场景画成漫画。昨天在群里发草图,把我们几个老茶客画得惟妙惟肖,王大爷标志性的八字眉尤其传神。听说他打算做套"武威茶生活"明信片,这倒让我想起柜子里那些各地茶包,是不是也该整理整理,下次带给大伙尝尝鲜。
茶凉了再续,人散了又聚。窗外的柳树从秃枝到冒芽,转眼已是一年。昨天老板娘说新到了批云南普洱,问我们要不要试。老张在群里发消息时特意叮嘱:"记得自带杯子,这次茶劲大。"我翻出那个磕掉瓷的搪瓷缸,突然觉得,所谓武威同城饮茶,不过就是找个由头,让投缘的人能常常见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