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益阳站街巷路何处寻
益阳这座城市,我生活了叁十多年。昨天路过老汽车站时,突然听到两个外地口音的人在打听:"益阳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他们拿着手机,脸上写满困惑。
这话让我愣住了。站大街?在我的记忆里,益阳人从来不说"站大街",我们都说"逛街"。记得小时候,最热闹的就是桥北步行街那一带。每到周末,整条街都是人,卖小吃的吆喝声、自行车铃声、街坊的谈笑声混在一起,那才是真正的市井气息。
老街巷的烟火气
要说益阳站街巷路何处寻,我觉得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站街"。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清楚,在益阳话里,"站街"有时候就是指在街边等人、等生意。比如以前的叁益街,老益阳人都知道,那是条很有味道的老街。街两旁是斑驳的木门面,早点摊的蒸汽从清早就开始缭绕,修鞋的老师傅总是在梧桐树下摆摊,街坊邻居路过都会打个招呼。
现在这样的场景确实少多了。城市在发展,很多老街道都变了样。上次我去叁益街,发现那里已经成了商业步行街,虽然更整洁了,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许少的就是那种随意、自在的生活气息吧。
不过要说完全消失也不尽然。在资阳区的老城区,比如马良路附近的小巷子里,你还是能看到些老益阳的影子。傍晚时分,经常能看到街坊邻居搬个小凳子坐在巷口聊天,孩子们在巷子里追跑打闹。这种自在随意的场景,大概就是最地道的"站街"了。
现代城市的变迁
现在益阳发展得真快,高铁站、万达广场这些新地标一个接一个出现。年轻人更喜欢去这些地方,空调足,环境好,能逛街购物还能吃饭看电影。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在这些商场里,人和人之间隔着点什么。
反倒是那些保留下来的老街区,比如桃花仑路一带,虽然不算特别繁华,但总能看到些温馨的场景:卖豆腐脑的大婶记得每个老顾客的口味,理发店的老师傅还在用着老式推子,杂货店门口总是围着下棋的老人。这些画面,让我想起小时候的益阳。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会问益阳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也许他们想找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地点,而是那种老益阳特有的、慢节奏的生活味道。这种味道,在高楼大厦里是很难找到的。
前几天遇到个从广州回来的老乡,他说在外的益阳人最想念的,就是老家这种街坊邻居在路边闲聊、在巷子里纳凉的生活。虽然简单,却格外真实温暖。
所以啊,要是你现在问我益阳站街巷路何处寻,我会建议你去老城区的小巷子里转转。不用刻意找什么地方,就在傍晚时分,随便走进一条老巷子,看看坐在门口择菜的老人,闻闻谁家飘出的饭菜香,听听街坊之间的家常闲聊。那种感觉,比你特意去某个景点要有意思得多。
城市在变,但总有些东西留在了记忆里。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些老巷子也会消失,但至少现在,我们还能在这些地方,找到老益阳最初的模样。那种亲切感,就像夏天傍晚吹过资江的风,温柔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