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学生喝茶兼职,校园休闲兼职茶座
武穴这座小城最近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做一种特别的兼职——在茶座当服务生。这和我印象中端盘子发传单的零工不太一样,透着点文艺范儿。
记得上周路过大学城附近的巷子,整条街开着四五家风格各异的茶室。透过落地玻璃能看到穿校服的年轻身影在茶台前忙碌,手法生涩却认真。推门进去时,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给客人介绍新到的凤凰单丛,他说自己在这家店做了大半年,从认不全茶叶品种到现在能品出不同山场的气息。
茶香里的成长轨迹
那个叫小李的男生给我泡着茶聊起来:“最开始就是冲着时薪来的,没想到泡茶这门学问这么深。”他手腕微微悬空注水,茶叶在玻璃壶里舒展的样子特别治愈。他说现在周末固定来叁个半天,赚的钱刚好覆盖生活费,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各行各业来喝茶的客人。有次遇到个做园林设计的大叔,看他喜欢茶道,还教了他不少传统插花的技巧。
茶座老板王姐是退休语文老师,她店里的四个员工都是附近学校的学生。“这些孩子刚开始连水温都掌握不好,现在都能独立主持小型茶会了。”她翻着排班表告诉我,特意把考试周的值班排得松散些,有个姑娘去年还带着茶具参加校园创业大赛,拿了创新奖。
柜台后边贴着张手绘价目表,抹茶拿铁旁边标注着“小陈特调”,冻顶乌龙下边写着“推荐搭配绿豆糕”。这种带着学生气的小创意,让传统的茶饮变得活泼起来。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正在教客人玩茶百戏,用茶匙在茶汤上勾出云纹,周围坐着叁五个年轻人都举着手机在拍。
茶杯里照见的生活模样
晚上八点以后的茶座又是另番光景。暖黄灯光下多是温书的学生群体,点壶茶就能坐整晚。做兼职的学生这时候会贴心地把他们安排到角落安静的位置。有个大二男生边擦桌子边说,自己前年还是常来这里写作业的顾客,现在反而成了服务别人的一方。
这种校园休闲兼职茶座最打动人的,是它不经意间形成的互助氛围。我见过有个男生在值班时接到家里电话说奶奶住院,当时眼睛就红了。店长马上调整排班让他先回去,其他几个兼职的学生主动帮他顶班,那周的值班表被各种颜色的修改笔迹填得密密麻麻。
武穴这几年冒出不少这样的茶空间,成了连接校园与社会的中转站。有些学生毕业后甚至自己开店,把当年在茶座积累的经验用在了创业里。就像现在最火的那家“拾光茶室”,老板就是叁年前在茶座兼职的毕业生,店里现在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留言本。
暮色渐浓时,我又路过那家茶座。玻璃窗里穿着校服的身影正在给新到的客人引座,手法熟练地布茶具。茶香似乎能透过玻璃飘到街上,混着年轻的笑声,编织成这个小城特有的温暖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