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火车站小巷子价格,鹿泉站旁胡同价位

发布时间:2025-11-03 06:38:41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从鹿泉火车站出来,已经是傍晚时分。夕阳把老站房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拎着行李,没急着去赶公交,反倒是对出站口斜对面那条小巷子产生了兴趣。巷口有个推着叁轮车卖烤红薯的大爷,红薯在铁桶里烤得焦香,那股甜丝丝的热气,顺着风就往鼻子里钻。

这条巷子不宽,两边是些有些年头的低矮楼房,一楼大多改成了小店。一家挨着一家的,有理发店,有五金杂货,还有几家小饭馆,招牌都不太新了,但透着股实实在在过日子的气息。我走进一家挂着“老王面馆”牌子的小店,地方不大,就摆了四五张桌子,但收拾得挺干净。

“老板,一碗炸酱面,多少钱?”我一边找位置坐下一边问。系着围裙的老板从厨房探出头,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笑呵呵地说:“十五块。量大管饱,味道你放心!”我点点头,这鹿泉火车站小巷子价格,倒是挺实在。不比车站里头,随便一碗面都要二叁十。

等面的工夫,我和老板闲聊起来。他说他在这巷子里开了十几年店了,来的多是周围的老街坊和像我等这样图个方便实惠的旅客。“我们这鹿泉站旁胡同价位,一直都这样,涨也涨得慢。都是老主顾,不好意思。”

巷子里的市井烟火

面很快端上来,酱香浓郁,面条筋道,黄瓜丝水灵灵的,确实对得起那十五块钱。我边吃边看着窗外,巷子里人来人往。下班的人顺路在熟食摊斩半只烤鸭,放学的孩子缠着奶奶买刚出锅的糖炒栗子,几个老街坊坐在小店门口的马扎上闲聊……那种热闹,跟火车站大厅里行色匆匆的人流完全不同。这里的生活节奏,仿佛是慢了半拍。

吃完面,我又在巷子里溜达了一圈。发现不光是小吃,其他东西也都不贵。理发店门口的红白蓝旋转灯慢悠悠地转着,玻璃上贴着手写的价目表:“剪发二十元”。旁边的水果摊,当季的橘子、苹果码得整整齐齐,价格牌用粉笔写得清清楚楚。我琢磨着,这鹿泉火车站小巷子价格,还真成了这片区域生活成本的一个缩影,不高,但充满了人情味儿。

我问一个在巷口修自行车的大叔,为啥这附近的物价能比别处便宜些。大叔手里的活没停,头也没抬地说:“这儿租金低嘛。都是老房子,不像那些新盖的商场,成本高,东西自然就贵。我们这儿,做的都是街里街坊的生意。”

天色渐渐暗下来,巷子里各家店铺的灯次第亮起,昏黄的灯光洒在石板路上,食物的香气和各种细碎的声响混在一起,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生活的网。我站在巷口往回看,感觉像是无意间闯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紧挨着交通枢纽,却又固守着自身节奏的、朴素安稳的世界。

后来我又去过几次鹿泉,每次从那现代化的火车站出来,还是会习惯性地拐进那条小巷子。价格似乎没怎么大变,老王面馆的炸酱面还是那个价,那份熟悉的烟火气也一直都在。它就在那里,不声不响,却实实在在地慰藉着许多人的胃和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