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邻近小巷游玩去处
巷口飘来的烤包子香
那天路过奎屯车站,忽然闻到一阵焦香。顺着味儿拐进旁边的小巷,原来是维吾尔大叔的馕坑正冒着热气。刚出炉的烤包子金黄酥脆,咬开时热汽直往脸上扑。大叔笑着提醒:"小心烫,慢慢吃。"就着巷子里的穿堂风,吃着滚烫的包子,倒有种别样的惬意。
这条巷子不宽,两旁是有些年头的平房。几户人家把花盆摆在窗台上,月季开得正艳。再往里走,发现墙根蹲着几只流浪猫,有个大姐正拿着猫粮在喂。她说这条巷子里的猫都认识她,每天这个点准时等着。果然,那些猫吃饱后也不急着走,就在墙头晒太阳、舔爪子。
转过弯看见几个孩子在玩跳房子。用粉笔在地上画的格子已经有些模糊,但他们照样跳得开心。有个小男孩跳歪了,旁边的伙伴们嘻嘻哈哈地起哄。这场景让人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在这种巷子里,一玩就是整个下午。
藏在巷尾的老手艺
往深处走,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循声找去,是家修鞋铺子。老师傅坐在小马扎上,正给一只皮鞋换底。铺子门口挂着各式待修的鞋子,像某种特别的装饰。老师傅说他在巷子里修了叁十年鞋,见证了多少人匆匆赶路的脚步。
隔壁是家裁缝店,老板娘正在踩缝纫机。店里挂着她做的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裙子,花纹鲜艳夺目。她说现在年轻人很少做衣服了,但还是有人专程来定做传统服饰。说话时她的手一直没停,缝纫机"哒哒"的声音像是在给巷子打拍子。
巷子尽头有棵老桑树,树下摆着石桌石凳。下午总有几个老人在那儿下象棋,旁边还围着几个观战的。他们不说话时,只听得到棋子落盘的清脆声响。偶尔有路过的人驻足看一会儿,又悄悄离开。
傍晚时分的烟火气
太阳西斜时,巷子渐渐热闹起来。下班的人骑着电动车穿行,在熟悉的小店前停下。卖凉皮的小摊前排起队,老板娘熟练地拌着调料。隔壁水果摊的西瓜切开了红瓤,看着就解渴。
有户人家在门口支起小桌吃晚饭,看见邻居路过便招呼一起吃点。这种亲切的邻里关系,在高楼里倒是很少见了。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直到家长喊他们回家洗澡。
天色渐暗,各家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巷口的烧烤摊开始营业,炭火映红了老板的脸。孜然的香味飘得很远,估计又能吸引不少夜归的人。这里的夜晚不像大街那么耀眼,却自有一番踏实的热闹。
走出巷子时回头望,车站的霓虹灯还在远处闪烁。而这些纵横交错的小巷,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流淌着最生动的生活。也许下次经过奎屯车站,还会忍不住拐进来看看。毕竟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邻近小巷游玩去处,总是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