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火车站200一次快餐,附近快餐服务200元
路过襄樊火车站的朋友,可能都在电线杆或者公共厕所门口见过那种手写的小广告,白纸黑字,写着“200元快餐”的字样,歪歪扭扭的。我这人吧,有时候就爱琢磨,这到底是个什么买卖?咋就能这么明目张胆地贴出来呢?
那天下午,我在火车站旁边的巷子口等人,百无聊赖,就又看见了这玩意儿。一个穿着旧夹克的中年男人蹲在墙角,脚边放了个小纸板,上面就写着那行字。我心里嘀咕,这“快餐”指的肯定不是肯德基麦当劳啊。二百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能买到啥样的“服务”?
一次偶然的对话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忍住好奇心,凑了过去。那男人抬头瞄了我一眼,眼神里没什么光彩,只是懒洋洋地问:“找活儿?”我摇摇头,递了根烟,随口搭话:“大哥,你这…这快餐,具体是干啥的?”他接过烟,点上,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里,他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能干啥?卖力气呗。”他叹了口气,“帮人搬点东西,临时扛个包,或者去附近小仓库卸点货。按次算,一次两百块,现结。力气活,快得很,所以叫快餐嘛。”他咧开嘴笑了笑,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我愣了一下,这答案跟我之前的想象完全不一样。我原本以为……咳,是那种见不得光的行当。
他看我一脸意外,倒是见怪不怪了。“好多人都跟你一样,想岔了。”他弹了弹烟灰,“这火车站附近,南来北往的,有时候人急着要搬点东西,又找不到正经搬运工,或者觉得搬运工要价高、等得久。我们这种人,就补了这个空子。钱是现钱,活儿是快活儿,干完就走,两不相欠。”
我问他生意怎么样。他摇摇头:“时好时坏吧。全看运气。有时候一天能接两叁单,有时候蹲一天也开不了张。刮风下雨就更别提了,只能干耗着。”他说,干这行的,大多是像他一样,没固定工作,也没什么技能,就是有一身力气。家里等着用钱,等不起,只能出来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挣点现钱。
生活的另一面
正聊着,他的“生意”就来了。一个看着像小老板的人火急火燎地跑过来,说有一小车货停在路边,要赶紧搬到二十米外的店面里,问两个人搬多少钱。蹲着的男人立刻站起来,伸出两个手指:“二百,我们俩帮你,十分钟搞定。”那小老板看了看那堆货,又看了看时间,点了点头。“行,快点儿!”
我站在旁边,看着他们两个吭哧吭哧地开始干活。纸箱子看着不轻,他们搬起来有些吃力,但动作很快,几乎是小跑着来回。确实像他说的,这就是一份“力气快餐”。十来分钟后,活儿干完了,小老板麻利地抽出两张百元钞票递过来,转身就走了。那男人把其中一张给了我旁边另一位一直没说话的同行,然后把属于自己的那张仔细折好,塞进内衣口袋里。
他回来坐下,额头上全是汗,但神情轻松了不少。“看,就这样。”他对我说,“挣个饭钱,挣个烟钱。这襄樊火车站200一次快餐,说的就是我们这营生。”我忽然觉得,“快餐”这个词,用在这里,真是既形象又透着一丝无奈。它快速解决了雇主的需求,也快速换来了劳动者一天的生计。
离开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一眼。他和他的那个同行,又恢复了之前的样子,蹲在墙角,像两尊沉默的雕塑,等待着下一份“快餐”订单。火车站依旧人来人往,喧嚣无比,很少有人会为他们停下脚步。这个行当,游走在城市的灰色边缘,算不上体面,但似乎又有它存在的道理。它用一种最直白的方式,展现了一部分人为了生活,所付出的最原始的力气。这大概就是襄樊火车站附近快餐服务200元背后,最真实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