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学生品茶工作室,学生茶室品茗时光
最近路过鹤岗老城区时,偶然发现巷子深处藏着一间特别的学生品茶工作室。木质招牌上刻着"学生茶室"四个字,透过玻璃窗能看见几个年轻人正围坐喝茶。这场景让我忍不住推门进去看看——毕竟在遍地咖啡馆的今天,能找到年轻人经营的茶空间实在新鲜。
茶香里的青春滋味
工作室主理人是两个鹤岗本地的大学生,小陈和小李。他们边给我沏蜜香红茶边解释:"其实很多同学都喜欢喝茶,但总觉得茶道太严肃。我们就想做个能让同龄人轻松喝茶的地方。"茶汤橙红透亮,带着天然甜香,完全颠覆了我对年轻人只爱奶茶的刻板印象。
书架旁有个女生正边喝茶边做笔记,茶壶旁摊着专业课教材。"在这复习效率特别高,"她抬头笑笑,"比图书馆自在,比咖啡馆安静。"确实,空气里浮动的茶香似乎有种让人静心的魔力,几个学生模样的客人都在专注看书或小声讨论,桌上摆着当季的龙井和凤凰单丛。
墙角黑板用粉笔写着本周茶单,价格都很亲民。小青柑15元,茉莉花茶8元,最贵的岩茶也不过28元。"我们 deliberately 定这个价位,"小李转动着闻香杯,"就是希望同学们能用零花钱经常来。"
茶室里的悄悄变化
第二次去时正值傍晚,意外撞见他们正在举办小型茶会。七八个学生跟着小陈学盖碗冲泡,有个男生紧张得手抖,茶水洒了一桌,周围响起善意的笑声。这种轻松的氛围,与传统茶室的庄重感很不一样。
“最开始父母觉得我们不务正业,”小陈擦拭茶海时说起,“直到看见我们整理的十本茶笔记——从茶叶审评到茶席设计,连当地茶农都来找我们交流。”他们现在会按二十四节气更换茶单,霜降喝漳平水仙,立夏泡黄山毛峰,把传统文化变得鲜活可触。
让我触动的是个戴眼镜的男生,他说以前总觉得茶是长辈的饮品,直到在这里喝到冷萃铁观音。“原来茶可以这么有趣,”他推推眼镜,“现在宿舍常备茶具,还带动室友戒掉了夜宵喝奶茶的习惯。”
暮色渐浓时,茶室暖黄的灯光亮起。有个女孩在角落练习茶艺,水柱划出优美的弧线;另一桌在争论文学课作业,茶杯里的太平猴魁舒展如旗枪。这间学生品茶工作室就像个温暖的据点,让年轻人在茶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
离开时回头望去,玻璃窗上的剪影与袅袅茶烟交织。或许真正的茶文化传承,不在繁复的仪式里,而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品茗时光中——当年轻人愿意坐下喝杯茶,故事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