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足浴加钟暗语,类似服务暗号称呼
说起咱们遂宁的足浴行当,有些老顾客常挂在嘴边的词儿,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就拿“加钟”来说,乍一听还以为是给挂钟上发条,其实在店里,这指的是延长服务时间。
记得头一回跟朋友去河东新区那家老店,按摩师问我“老板要不要加个钟”,我愣是反应了半天。后来常往这些地方跑,才慢慢咂摸出点门道——行当里确实有些约定俗成的说法,就像老茶客们品茶时的那套讲究。
那些年听过的行内话
在遂宁几家老牌足浴店,常听见的暗语还真不少。比如“踩背”叫“松筋骨”,“拔罐”说成“吸灵气”,听着就透着股养生味儿。有回听见隔壁包间老主顾对技师说“来个全套的”,我还纳闷呢,后来才明白指的是足底按摩加肩颈调理的套餐服务。
这些暗语就像行业的切口,生客听不懂,熟客一点就通。城南那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老师傅们手上忙着,嘴里时不时蹦出几个词:“走罐”是说刮痧,“打飞”指的是快速拍打放松——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牌术语呢。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城北一家装修古朴的店里,老师傅教我的说法。他说真正懂行的老顾客,要加时间不说“加钟”,而是伸出两根手指比划着说“再走一轮”。这说法透着江湖气,又带着点默契,倒成了他们店的特色。
这些说法怎么来的
跟几个老师傅聊过才知道,这些行业暗语的形成还挺有意思。有些是为了图省事,比如把“中药足浴”简称为“泡药”;有些是取个吉利话,像把“足疗”叫成“走运”;还有些纯属老师傅们的创造,慢慢就在小圈子里传开了。
现在不少新开的足浴店,反而开始用更直白的说法。毕竟时代变了,年轻顾客更喜欢明码标价的消费方式。不过在某些老店,这些行话还是保留了下来,成了老主顾之间的某种默契。
有回在嘉禾西路那家店,听见两位老哥的对话特别逗。一个说“最近腰不太得劲”,另一个接话“那得让他们给你好好松解松解”。这话里话外的,要不是常客还真听不懂是在说按摩手法。
说到底,这些行业暗语就像方言,在当地的小圈子里自有它的生命力。新来的朋友不用太在意,多去几次自然就懂了。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至于怎么说,反而不那么要紧。
下次要是听见遂宁足浴店里的老师傅说什么“通经络”、“活气血”,您就知道这是在说他们的拿手绝活了。这些说法听着传统,手法可是实实在在的,不然也不会让那么多老顾客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