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品茶上课,安国茶艺学习体验
安国这家茶馆的招牌并不显眼,推门进去却别有洞天。穿着棉麻茶服的老师正在拨弄香炉,青烟袅袅升起,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沉香。七八个学员围着长条茶桌坐下,桌上整齐摆放着白瓷盖碗和品茗杯,像等待演出的乐器。
老师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愣住了:"今天我们不是来喝茶的,是来听茶说话的。"她拎起热水壶浇在茶具上,蒸汽腾起的瞬间,整个房间仿佛都安静下来。"安国品茶上课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教大家用五感去认识茶。你们看这片龙井,要先用指尖感受它的酥脆,再凑近闻干茶的豆香。"
茶汤里的时光印记
当我第一次试着提壶注水,手腕却不听使唤地发抖。老师轻轻托住我的手臂:"水要沿着杯壁缓缓而下,像给婴儿洗澡那样温柔。"说来神奇,当热水与茶叶相遇,原本蜷缩的叶片在水中舒展,像是跳起了慢动作的芭蕾。茶汤渐渐染上淡绿,那种颜色让人想起初春的柳芽。
坐在我旁边的阿姨是退休教师,她说来参加安国茶艺学习体验,是因为儿子总说她泡的茶太苦。"原来不是茶叶的问题,"她笑着晃了晃手中的盖碗,"是我以前太着急了,总是一杯水直接浇下去。"
老师让我们轮流闻不同季节的茶叶。春茶带着山野的清气,秋茶则更显醇厚。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老师教我们如何用盖碗的余温唤醒茶香,她说这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从指尖到心灵的旅程
第二泡茶时,我已经能较稳当地执壶。茶叶在热水中第二次绽放,滋味比首泡更加饱满。老师说这是茶叶在诉说它的生长故事,阳光、雨露、土壤,都封印在这些小小的叶片里。
让我意外的是,安国品茶上课还准备了茶点搭配的环节。精致的桂花糕配绿茶,咸香的苏打饼干配红茶,原来茶点不只是解饿,更是为了衬托茶的本味。负责茶点制作的师傅说,他们试过几十种搭配,才找到最相得益彰的组合。
课程接近尾声时,老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品最后一盏茶。不用眼睛看,不用脑子分析,只是单纯地感受茶汤滑过喉咙的触感。那一刻,窗外车马喧嚣仿佛都远去,只剩下唇齿间萦绕的回甘。
离开时,老师送每人一小包今天练习用的茶叶。"回家后照着今天的感觉再泡一次,"她站在门边微笑,"记住手指记得的温度,鼻子记得的香气,舌头记得的滋味。"我捧着那包茶叶走在暮色里,突然明白为什么要叫安国茶艺学习体验——这确实不只是学泡茶,更像是在快节奏的生活里,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