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快餐品茶工作室,普兰休闲茶餐工作室
路过街角那家普兰快餐品茶工作室时,我总会被玻璃窗里蒸腾的热气吸引。这地方挺有意思,明明是快餐的格局,却飘着茶香,让人忍不住想推门进去探个究竟。
推门时铃铛叮当作响,老板正提着铜壶往玻璃杯里冲水,茶叶在杯子里打着旋儿。他抬头笑笑:“来啦?今天有新到的凤凰单丛。”这话听着不像快餐店,倒像老茶馆的招呼。我注意到价目表上既有二十块的商务简餐,也有标价百元的特级乌龙,这种混搭让人耳目一新。
在快与慢之间寻找平衡
坐在原木色的餐桌前,我看着周围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他们有的边吃便当边看手机,有的却慢悠悠品着茶,仿佛外面的车水马龙都与自己无关。这种景象挺奇妙的——同一个空间里,有人争分夺秒,有人闲适自在。
老板送茶过来时,我忍不住问他怎么想到开这样一家店。他擦擦手上的水渍说:“现在的人啊,要么太忙,要么太闲。我就想,能不能有个地方,让忙的人慢下来,让闲的人有事做。”他指指隔壁桌正在笔记本电脑上敲字的年轻人,“你看那位,进来时火急火燎的,现在不也安安静意地喝着茶工作吗?”
这话让我想起上周碰见的老陈。他是附近的会计,以前总抱怨午餐时间太赶。现在他养成个习惯,每天中午必定来普兰休闲茶餐工作室坐半小时。“就这半小时,”他说,“喝完茶,下午对账目都清楚不少。”说着还拍拍公文包,“连客户都说我最近脾气变好了。”
茶香里的市井烟火
傍晚时分,店里的氛围又不一样了。下班的人叁叁两两进来,点一壶茶,配上几样点心。靠窗的位置总坐着几个老茶客,他们不下棋也不高声聊天,就那么静静看着街景。新来的客人可能会被菜单搞糊涂——左边是红茶绿茶普洱茶,右边却是咖喱鸡饭和排骨套餐。
但常客都懂这里的门道。李姐是附近文具店的老板,她最喜欢在下午淡季时过来。“别家奶茶店太吵,传统茶馆又太正式,”她捧着青花瓷杯说,“这里刚好,能安心对账,累了就看看街景。”她说着指指窗外,“你看那个骑叁轮车的大爷,每天这个点准时经过,比闹钟还准。”
这种市井气息正是普兰快餐品茶工作室最动人的地方。它不像高级茶室那样让人拘谨,也不像快餐店那样匆忙。茶具是粗瓷的,桌椅是实木的,一切都很实在。老板说,有一次下大雨,有个送外卖的小哥躲进来,他送了杯热茶。后来小哥经常来,还带来了好几个同事。“他们说,别处休息都要消费,在这里喝杯免费的热水也不会被赶。”
天色渐暗,店里的灯亮起来,暖黄的光洒在木地板上。我准备离开时,注意到墙上贴着一张便条,是熟客写的:“在这里,找到了生活的节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推门出去,茶香还萦绕在鼻尖,身后的暖光将继续迎接下一个推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