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新茶论坛,高碑店茶文化交流平台与资讯
这两天路过古茶街,发现新挂起的“高碑店新茶论坛”牌匾格外醒目。青砖灰瓦的茶楼前,叁叁两两的茶客正围着竹筛讨论今年的春茶,空气里飘着龙井的豆香和铁观音的兰韵。这座有着千年种茶历史的小城,似乎正在用新的方式延续着它的茶香记忆。
记得小时候总看爷爷用搪瓷缸泡茶,厚厚的茶垢被他称作“茶山”。如今紫砂壶、盖碗茶具在茶友间流转,但那份围坐品茗的热闹劲儿倒是一点没变。上周六的茶友聚会上,做茶二十年的赵师傅一边冲泡明前龙井,一边聊起他上个月在茶文化交流平台的见闻:“现在连‘00后’都开始用玻璃杯泡白毫银针了,还非要追着问茶树的海拔对茶汤的影响。”
茶香里的新风景
在论坛二楼的茶艺体验区,我遇见了带学生来实践的林老师。她正在教孩子们用茶匙量取茶叶,有个扎马尾的女孩专注地盯着温度计,嘴里念着“85度不能多”。林老师说现在中小学的茶文化课很受欢迎,孩子们通过茶文化交流平台组织的活动,不仅学会了奉茶礼仪,还能分辨出不同茶区的风味特点。
经营茶庄的李姐给我看了她的手机,相册里存着几百张茶汤照片。“这是昨天福建茶友寄来的肉桂,那是云南茶农刚发的古树普洱毛料。”她笑着说现在通过高碑店新茶论坛的线上社群,每天都能和全国茶友隔空品茗。上周她还帮东北茶友挑到了合适的紫砂壶,视频连线时对方开心得像捡了宝贝。
黄昏时分走进论坛的开放式茶席,恰逢几位老茶客在品尝新到的凤凰单丛。橙黄的茶汤在白瓷碗里荡漾,带着山野气息的茶香随风飘散。穿棉麻衫的茶艺师小吴告诉我,这种潮州工夫茶现在特别受年轻人喜欢,她们正在准备夏季冷泡茶的专题活动。
暮色渐浓时,茶室里的讨论还热烈着。窗外传来炒茶锅沙沙的声响,与室内的笑语交织成独特的韵律。或许这就是茶文化最动人的地方——既守着千年传统,又永远为新的故事留着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