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课余品茗聚会
内江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事儿,最近在朋友圈里悄悄火了起来。要说这届年轻人也真有意思,奶茶咖啡喝腻了,反倒对传统茶饮产生了兴趣。前两天路过学林街,看见好几个学生拎着茶叶罐有说有笑地往茶室走,这场景放在叁年前可真不敢想。
记得第一次被室友拉去参加学子课余品茗聚会时,我还纳闷这群“00后”能品出什么名堂。结果推开茶室木门,满屋茶香扑面而来,五六个人正围坐在原木茶台前,有个戴眼镜的男生在演示如何用盖碗冲泡凤凰单丛。他手腕轻轻一转,金黄茶汤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那专注的神情活像老茶客。“这泡茶蜜兰香明显,回甘持久。”他推了推滑落的眼镜,引来一阵轻笑。原来这群年轻人真不是在附庸风雅,他们连不同水质对茶汤的影响都能说出个二叁。
茶香里的慢时光
现在每周五晚上的茶聚成了固定节目。有时在茶室,有时干脆在宿舍楼顶摆开阵势。法律系的学姐会带来家养的薄荷,经管学院的学长贡献了景德镇淘来的茶具。最有趣的是上次,我们尝试用不同温度的水泡同一款龙井,八十度水温泡出的鲜爽,一百度激发的浓烈,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惊叹不已。这种亲手实践的乐趣,比刷一下午短视频充实多了。
说来也怪,原本不相熟的同学,因为内江大学城学生约茶活动变得无话不谈。大叁的学长会边斟茶边分享考研经验,大一的学妹捧着茶杯诉说想家的心情。有次期末考前,我们特意泡了安神助眠的菊花枸杞茶,那个总失眠的姐妹居然真的改善了睡眠。茶汤氤氲间,焦虑和压力都随着蒸汽缓缓飘散,这种温暖的感觉,大概是独属于我们的青春记忆。
现在走在校园里,经常能听见这样的对话:“晚上老地方?”“带了我爸寄的武夷岩茶。”学子课余品茗聚会不知不觉成了我们这片的特色。上个月茶艺社招新,来报名的人数比往年翻了两倍,社长笑着说这都是“约茶小队”带来的效应。或许在快节奏的大学城里,我们恰好找到了让时光慢下来的方式。
隔壁寝室的四川妹子最近在研究长嘴壶茶艺,她说毕业后想回家乡开间茶室。看着她练习时洒了满身茶水却依然认真的样子,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茶如人生”。这缕茶香承载的,不仅是舌尖的回甘,更是我们在青春岁月里共同编织的故事。明天又到周五了,这次该我带去年存的茉莉花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