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凭祥当前缺乏速食娱乐场所
前两天约朋友在凭祥市区闲逛,走到半路突然想吃点炸鸡配奶茶,结果绕了半个城都没找到像样的快餐店。朋友擦着汗吐槽:"你说咱们凭祥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这大热天的连个吹空调喝冰可乐的连锁店都难找。"
站在民族广场树荫下,我看着对面一排卖越南特产的商铺突然有点恍惚。这座边境城市每天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游客,满街都是跨境物流公司和红木家具店,可当我们这些本地人想找个轻松吃饭聊天的地方,反而要费一番周折。去年开在步行街头的汉堡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五金店,蓝色卷帘门上贴着"出租"的纸条在风里哗哗作响。
年轻人消失的周末据点
记得读大学时放假回来,总能和发小们在快餐店消磨整个下午。点两份薯条就能占着沙发聊到打烊,看窗外骑楼下的行人来来往往。现在表妹放假回来总抱怨,同学聚会只能去家里或者碍罢痴,想找个中间地带都难。她说班里有几个同学干脆坐车去龙州县城,就为了在德克士里拍几张自拍。
其实不是没有过尝试。前年东盟大道开过一家主打越南速食的小店,卖法棍叁明治和滴漏咖啡,刚开始还挺新鲜。但两个月后再去,发现他们把菜单加上了螺蛳粉和炒饭,又过半年,门口就挂出了转让招牌。老板苦笑着说:"大家还是习惯正经下馆子,年轻人嫌不够时髦,中年人嫌不顶饱。"
走在斑驳的骑楼走廊下,总能闻到从老字号粉店飘来的骨汤香气。这些开了十几年的店铺依然热闹,老师傅熟练地切着烧腊,游客端着碗站在路边吃得满头大汗。可是当夜幕降临,想找个亮堂地方坐会儿的时候,发现整条街最亮的还是药店门口的霓虹灯。
消失的不仅仅是一家店铺
开旅行社的小韦说过件趣事:有回接待广东来的年轻游客,对方晚上九点想买杯奶茶,导航带着他们在老城区转了四圈。最后找到的奶茶店缩在菜市场拐角,招牌被榕树气根遮了大半。"这些游客说咱们凭祥当前缺乏速食娱乐场所,晚上八点后街上静得能听见国境线那边的摩托车声。"
确实,这座城市的作息还保持着边境小镇的节奏。早市的喧嚣过后,午后的街道总是懒洋洋的,晚上除了几家烧烤摊还冒着烟火,多数店铺早早就关了门。偶尔能看到几个年轻人坐在银行台阶上玩手机,屏幕光照着他们百无聊赖的脸。
不过转念想想,或许正是这种慢节奏成就了凭祥的特别。在友谊关口岸看着满载货物的卡车排队时,在浦寨互市看着中越商人用计算器讨价还价时,你会觉得这座城市自有它忙碌的方式。只是当我们这些生活在城里的人想吃个汉堡喝杯奶盖时,才突然意识到某种生活方式的缺席。
朋友最近在朋友圈晒图,说发现商贸城后街新开了家甜品铺子。周末特地找过去,发现是家夫妻店,除了双皮奶还兼卖手机壳。老板娘边打包边说:"这条街晚上亮堂,附近上班的年轻人都爱来。"看着她手写的新品菜单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卡通图案,我突然觉得,或许解决问题的从来都不是连锁品牌,而是这些在缝隙里生长出来的小创意。
黄昏时分又经过那家关门的汉堡店旧址,发现卷帘门上的出租纸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正在装修"的告示。隔壁茶叶店老板说,有个越南归侨租下了这里,打算做越式咖啡简餐。这消息让我莫名期待起来,或许下次朋友再来,我们真能找到个吹空调喝冰饮的新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