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鄂州站旁胡同200元一回
那天路过鄂州火车站,瞅见旁边那条窄窄的小巷子,脑子里冷不丁冒出个念头——这地方要200块一次?哎,您可别误会,我说的不是那种事儿。
巷口蹲着个卖烤红薯的大爷,炉子冒着丝丝白汽。我凑过去买了块红薯,顺口问了句:“这巷子里头有啥特别的,咋听说要200块一次?”大爷嘿嘿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你说的是老张家的推拿馆吧?他那手艺,这个数不贵。”
顺着巷子往里走,青石板路坑坑洼洼的,两旁的墙面斑驳得厉害。拐个弯,果然看见个褪了色的招牌,上面写着“张氏正骨”。门帘掀开,里头飘出股中药味儿。
200块的手艺
老张师傅约莫六十来岁,穿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他正在给个货车师傅按肩膀,那手法,看着就带劲。“腰椎间盘突出?”老张问了一句,那师傅惊讶地直点头。“你这活儿,得加五十。”老张说着,手上加了把劲儿。
我在旁边等着,听见那师傅嗷嗷叫了两声,然后长长舒了口气:“哎呦,这下舒坦了。”掏钱的时候,那师傅半点没犹豫,反而乐呵呵的:“比去医院划算多了,那边光拍个片就得叁百。”
轮到我了,老张让我坐下,手在我肩上一搭:“哟,你这颈椎,年轻人玩手机玩的吧?”没等我回话,他两手一错,我听见脖子“咔哒”一声,整个人都轻松了。
鄂州站旁胡同200元一回,说的就是这手艺。老张说,他在这巷子里呆了二十多年,从父亲手里接下的这门手艺。“现在年轻人嫌这活儿累,都不愿学喽。”他点了根烟,眯着眼看巷口来往的人流。
这价格说起来不便宜,可来的人却不少。隔壁宾馆的保安告诉我,常有过路的旅客专门找过来。“特别是那些开长途的,腰都不太好,下了火车就直奔这儿。”
巷子里的烟火气
从推拿馆出来,天已经擦黑了。巷子里的夜市开始热闹起来,卖炒粉的、修鞋的、缝补衣服的,都在各自的小摊前忙活。有个大姐在巷子深处支了个缝纫机,给旅客改裤脚,五块钱一次。
“这条巷子啊,养活了不少人。”卖炒粉的大哥一边颠锅一边说,“我在这摆了八年摊,看着老张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的人都懂得保养了,舍得在这方面花钱。”
正说着,来了个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径直往老张店里走。看来是熟客,连路都不用问。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倒成了很多人的“必经之路”。
夜色渐深,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站在巷口回望,那些昏黄的灯光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竟让人觉得格外温暖。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藏着不少故事。
临走时我又买了块烤红薯,大爷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怎么样,那200块花得值吧?”我点点头,咬了口热乎乎的红薯,甜丝丝的。
回程的火车上,我靠着座椅,脖子确实轻松多了。旁边的乘客好奇地问:“你这脖子刚才还咔咔响,现在看着舒服多了?”我笑了笑,没告诉他那条巷子里的秘密。有些好东西,就得靠有心人去发现。
鄂州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这个价格背后,藏着一个老手艺人二十多年的功力。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能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这样一门慢功夫,倒也是件难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