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爱情一条街,大石桥浪漫风情街区
傍晚时分走在大石桥爱情一条街,青石板路被夕阳镀了层金箔,两旁的梧桐叶子沙沙作响,像是情侣间的悄悄话。街角那家开了二十年的糖水铺子,老板娘正把新熬的红豆沙舀进白瓷碗里,甜香顺着风飘了半条街。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条街原本叫大石桥南巷,后来因为总有小年轻在这儿约会,不知谁先叫起了“爱情街”,倒把本名给忘了。老城区改造时,政府索性顺着民意,挂上了“大石桥浪漫风情街区”的牌子。现在整条街都是暖黄色的墙漆,窗台上摆着粉色天竺葵,连路灯都做成复古马灯造型。
糖水铺里的叁十年时光
陈记糖水铺的老板娘边擦桌子边说:“从前我婆婆看店时,来的还是扎麻花辫的姑娘。现在她们带着孙辈来,还指定要靠窗那个老位置。”她指着墙上发黄的照片,“那对穿白衬衫的老人家,每周叁都来吃芝麻糊,风雨无阻四十年了。”木勺碰着锅沿发出清脆声响,像是为这段感情打着节拍。
往深处走会遇到手作银饰店,老板总低头敲敲打打。有次看见个小伙子来取定制的戒指,紧张得在门口转了叁圈才进去。“这活儿我接得最多,”老板擦着额头的汗笑,“去年七夕前后,足足打了四十九对同心锁。”
裁缝铺王师傅的玻璃柜里,还收着1985年的缝纫机。他给无数新娘改过嫁衣,最近却常举着老花镜念叨:“现在年轻人喜欢在婚纱里缝相遇那天的车票,上周有个姑娘非要我在裙摆绣男友画的小狐狸。”
其实大石桥爱情一条街最动人的,反而不是那些刻意营造的浪漫。是牵着手慢慢挑选喜糖的老夫妻,是男孩蹲下给女孩系鞋带时,发梢沾上的梧桐花。春天街道会变成紫藤花廊,夏天每家店铺都备着免费凉茶,秋天落叶堆成金色地毯,冬天屋檐下挂起红灯笼——这大石桥浪漫风情街区啊,四季都像在谈恋爱。
街尾的长椅上永远有人坐着。有时是刚吵完架等着对方来哄的小情侣,有时是捧着绒布盒练习表白的年轻人。最有趣的是每月第叁个周日,总能看到穿着婚纱的新娘提着裙摆跑过青石板,后面跟着提高跟鞋的闺蜜团——摄影工作室的老板说这个时间的光线最温柔。
转角书店的二楼能看到整条街景。老板在窗边养了十几盆月季,书架间藏着读者留下的明信片。有张写着“去年今天在这里遇见你”,另一张回复“明天同一时间我还会来”。木楼梯吱呀作响,仿佛在替害羞的人说出心事。
当暮色渐浓,灯笼次第亮起,整条大石桥爱情一条街就泡在蜜色的光晕里。卖花婆婆篮子里还剩最后几束茉莉,她说要留给常来的那位老先生——他每天都会买花带回家给生病的老伴。路灯把相依的身影拉得很长,长得仿佛能走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