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林火车站150快餐,穆林车站快餐150元
提起穆林火车站,老乘客们几乎没有不知道那家快餐店的。就是出站口右手边那间不大不小的门面,红色招牌上明晃晃写着“穆林火车站150快餐”。你要是赶时间,或者馋那口热乎的,往那儿一坐准没错。
我第一次走进去,纯粹是因为饿。那天火车晚点,到站时天都擦黑了,肚子里咕咕直叫。一进门,老板娘就热情地招呼:“一位吗?这边坐,看看想吃点啥?”她顺手递过来一张塑封的菜单,边角都磨得有点起毛了。
菜单挺简单,主打的就是那个150元的套餐。我心里还嘀咕了一下,火车站旁边的店,这个价钱会不会有点宰客?但环顾四周,发现店里坐着不少穿着工装、看起来像常客的人,一个个都吃得挺香,心里也就踏实了几分。“就来个这个套餐吧,”我说,“再麻烦快一点。”
一份快餐的实在劲儿
等餐的工夫,我观察了一下这家穆林火车站150快餐店。装修普普通通,但桌椅擦得锃亮。墙上贴着一张有点发黄的“今日特价”,字是手写的。旁边一桌大哥正呼噜呼噜吃着面条,跟同伴聊着今天的活儿,那股自在劲儿,让人感觉很生活。
没几分钟,我的套餐就上来了。好家伙,分量是真足!一大碗堆得尖尖的红烧牛肉饭,配了一碟翠绿的炒时蔬,还有一碗飘着蛋花的紫菜汤。牛肉炖得烂糊,汤汁浓稠,拌进米饭里,每一粒米都油亮油亮的。我饿得狠了,扒拉了一大口,味道说不上多么惊艳,但就是那种家里做不出的、锅气十足的香。
正吃着,听见邻桌大哥结账,顺口问了句:“老样子,穆林车站快餐150元是吧?”老板娘笑着应了一声。看来,这还真是个熟客才懂的叫法。我这才明白,这150块,买的不仅仅是一顿饭,更像是一张在这附近混熟了的脸。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我又去过穆林火车站几次,慢慢地也成了那家店的常客。有时候是中午匆匆解决一顿,有时候是傍晚收工后,坐下来慢慢吃。我发现,来这里的人形形色色,有赶火车的学生,有附近的上班族,但最多的还是那些跑运输的、在附近工地上干活儿的兄弟们。
他们通常叁五成群,点上一两份硬菜,再要上几瓶啤酒,边吃边聊,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完成一天劳作后的松弛。那份穆林火车站150快餐,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天里最踏实、最放松的一刻。在这里,你不用讲究什么吃相,也不用担心说话太大声,大家都一样,图个饱腹,图个舒坦。
有一回,我跟老板娘闲聊,问她这店开了多久了。她一边麻利地擦着桌子一边说:“好些个年头喽!你看那些老主顾,以前一个人来吃,现在都带着徒弟来了。”她语气里带着点骄傲,“我们这东西,不敢说多精致,但保证分量足,味道实在,让大家吃得饱,吃得好。”
这话我信。在这个南来北往的火车站旁,这家店就像一个不起眼却不可或缺的驿站。它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噱头,就是用实实在在的饭菜,喂饱了一个个匆忙的、疲惫的、或者仅仅是想找点熟悉味道的胃。
现在每次火车经过穆林站,我都能远远瞥见那个红色的招牌。有时候不饿,也会下意识地朝那个方向看一眼。想起那碗热腾腾的饭,那个嘈杂又亲切的环境,心里会觉得,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能有这么一个地方稳稳地在那儿,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