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门峡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车站后街的小胡同

发布时间:2025-11-06 16:10:29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下午四点多,我从叁门峡火车站出来,太阳斜斜地挂着,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接站的朋友还没到,我忽然想起常听人提起火车站后面那片老街区,索性就背着包绕了过去。

穿过车站广场,拐进一条不显眼的岔路,景象突然就变了。前面是现代明亮的车站,后面却是另一番天地——窄窄的巷子两边,是些有些年头的矮房子,墙皮斑斑驳驳的,露出里面的砖头。几根电线在空中交错着,拉出长长的弧线。

巷子里的烟火气

越往里走,生活的气息就越浓。有个大爷坐在自家门口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把蒲扇,慢悠悠地摇着。旁边煤炉上坐着水壶,正冒着细细的白烟。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豫剧,那调子在这安静的小巷里显得特别清晰。

再往前,看见个补鞋的摊位。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正专心致志地给一只皮鞋上线。他的摊子很小,工具却摆得整整齐齐——各种型号的鞋钉、不同颜色的线卷、好几把已经用得很旧却依然锋利的锥子和割刀。我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他抬头朝我笑了笑,又低头继续忙活手里的活计。

说真的,站在这个地方,你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往前看,能望见火车站那座现代建筑的屋顶;往后看,是这条仿佛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小巷。两个世界,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衔接在一起。

巷子不宽,对面人家炒菜的香味都能飘过来。是蒜薹炒肉的味道,闻着就让人想家。有户人家的窗户开着,能看见里面简单的家具,墙上挂着老式挂钟,钟摆不紧不慢地左右摇着。

我注意到这条小巷子和旁边那条车站后街的小胡同其实是相通的。当地人大概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穿行——从这条巷子拐进那条胡同,从那个胡同又绕到另一条小巷,像走迷宫似的,却又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日常路径。

走到巷子中段,有家小店还在用传统的杆秤称东西。店主是个中年妇女,她把秤砣来回挪动,眯着眼睛找平衡。顾客也不着急,就站在那儿等着。这种慢节奏,在城市的大超市里已经很少见到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陆续亮起了灯。不是那种很亮的路灯,而是各家各户窗口透出的、暖暖的灯光。有户人家正在吃饭,一家人围着小桌,说说笑笑的,那画面普通得很,却让人看了心里暖和。

我站在巷口回头看,这条叁门峡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已经笼罩在暮色里。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藏着生活最真实的模样。车站里人来人往,都是过客;而这条巷子里,是扎扎实实过日子的人们。

朋友打电话来说到了,我正在往回走。经过车站后街的小胡同时,我特意放慢了脚步。胡同比巷子还要窄一些,两边墙根处长着些青苔,湿漉漉的,想来是有些年头了。

这条隐藏在车站背后的小巷,就像是城市的另一面——不那么光鲜亮丽,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和温度。它就在那里,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它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着,记录着最平凡也最动人的生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