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5 02:37:53 来源:原创内容

那个特别的午后时光

那天路过雷州文化广场时,眼前的热闹景象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足足上百名穿着校服的学生分散在树荫下,有的围成圆圈讨论,有的在排练节目,还有的在整理书籍。旁边挂着的手绘海报上,清晰地写着“叁小时特别活动”。

我好奇地问了带队老师才知道,这是周边几所学校联合举办的交流活动。每周六下午,雷州附近的同学们都会相约来到这里,用整整叁个小时开展各种有意思的项目。“其实最开始只有十几个孩子,”老师擦了擦额头的汗,“后来其他学校听说了,都抢着要加入。你看现在,差不多有一百来个学生了。”

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正专注地调整天文望远镜,她告诉我这是她第叁次参加。“第一次来时特别紧张,现在都能教新同学认星座了。”她边说边熟练地旋紧支架螺丝,“这叁小时和平时上课完全不一样,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要学什么、玩什么。”

往广场东边走,十几个男生正在搭建微型菜园。他们从家里带来废弃的泡沫箱,填上土,种上菜苗。“这是我们‘绿色生活’小组的项目,”一个戴眼镜的男孩热情地介绍,“下周我们还要设计自动浇水装置呢。”他的手上沾着泥土,眼睛却亮晶晶的。

不远处,几个学生在排练话剧。他们的道具很简单——旧纸箱做的城堡,报纸折的宝剑。但表演格外投入,台词念得有声有色。负责指导的高年级学生不时喊停,耐心地讲解人物情绪。虽然只是排练,却已经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

让我惊讶的是,这些活动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几个组长每周叁放学后开会,讨论活动安排,分配任务。他们建立了微信群,取名叫“周末叁小时”,平时就在群里交流想法。“刚开始也搞砸过,”一个组长不好意思地说,“有次准备不充分,大家玩了半小时就没事做了。但现在我们越来越熟练了。”

活动快结束时,所有学生聚到一起分享成果。天文小组展示了他们拍摄的月亮照片,话剧小组表演了最精彩的片段,环保小组端出了第一批收获的小番茄。掌声、笑声在广场上回荡,那份发自内心的快乐特别有感染力。

夕阳西下,学生们开始收拾场地。他们仔细地把所有器材归位,连一片纸屑都没留下。看着这群忙碌的身影,我突然明白,这样的活动不只是课余消遣。在欢声笑语中,他们学会了安排时间、承担责任,更收获了课堂上没有的成长体验。

那个充满活力的午后,那些专注的神情,至今还印在我脑海里。也许很多年后,这些学生还会记得,在雷州附近的这个广场上,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充实的叁小时。那些共同创造的时光,就像播种在心田的种子,正在悄悄发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