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喀什学子随叫随到200元服务
说来你可能不信,在喀什古城蜿蜒的巷子里,最近流传着这么句话——有个学生带着200块钱就能随叫随到。这事儿听着新鲜,我特意找了个傍晚,坐在卖烤包子的阿婆摊位旁,想瞧瞧是真是假。
天色刚擦黑,就见个戴眼镜的小伙子骑着共享单车拐进巷口,车筐里塞着书包和几本旧教材。阿婆冲我使了个眼色:“喏,就是这娃娃。”话音刚落,隔壁茶馆老板娘探出头喊了声,小伙子利索地停好车,从包里掏出包好的药材送过去。“大妈风湿痛,我顺路从医院带的。”
这200块钱的秘密
等他擦着汗坐下来,我才看清这是个眉眼清秀的维吾尔族少年。他叫艾山,喀什大学叁年级学生。见我好奇,他掏出张皱皱巴巴的价目表:代取快递15块,陪老人去医院挂号50块,深夜送药30块...“凑满200块就能包天,课表之外随叫随到。”他说这话时,手机提示音又响了叁四回。
艾山给我看他的记账本,密密麻麻写满不同语种的备注。有帮韩国游客砍价的记录,有替东北商户搬货的时长,最近一页还画着简易地图——那是给广东来的摄影爱好者标注的拍照点。“其实赚的都是辛苦钱,”他挠挠头,“但这样既能凑够下学期住宿费,又能认识天南海北的人。”
深秋的晚风卷起石榴树叶,艾山说起上个月遇到的件事。凌晨两点,有个山西商人突发肠胃炎,他骑着电瓶车连跑叁家药店才买到对症药。送完药正要走,对方硬塞给他两百块:“小兄弟,在喀什打拼这些年,头回见这么实诚的娃娃。”那晚的回程路上,艾山特意绕到老城广场,看着月光下的艾提尕尔清真寺,突然觉得这座生他养他的城市,正在用另一种方式拥抱他。
这种喀什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的服务渐渐传开后,现在整条街的商铺都存着艾山的课表。奶茶店老板会帮他留碗抓饭,干果铺大姐总往他书包塞几颗无花果。有回他顶着沙尘暴去给游客送遗忘在酒店的护照,对方得知价格后惊讶不已:“在别处这个价连车都打不上!”艾山只是笑:“我们喀什人帮衬彼此,本来就不全为钱。”
夜幕彻底笼罩喀什时,艾山接到今天第七个委托——帮刚落地的新疆旅游团当翻译。他利索地收拾好书包,单车铃在巷子里荡出清脆的回响。我望着他消失在炊烟袅袅的巷口,忽然觉得这200块随叫随到的承诺,倒像把钥匙,正在打开属于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