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台哪里有站小巷的,九台站小巷的位置
九台哪里有站小巷的
前几天碰到个老同学,他神秘兮兮地问我,知不知道九台哪里有站小巷的。我当时就乐了,这问题听着怎么跟接头暗号似的。他说想去拍点有味道的老街照片,这才明白过来。
要说九台站附近的小巷子啊,还真得往老城区那边走。火车站往东,过两个红绿灯,看见那个写着“为民超市”的蓝色招牌没?从旁边那个坡道拐进去,里头别有洞天。
那条巷子窄窄的,两边的老房子墙皮斑驳,有些还留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标语。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下雨天踩着特别有感觉。巷口王大爷摆了二十多年的修车摊还在,他总爱坐在马扎上,边拧螺丝边跟过路的人唠嗑。
再往里走,能闻到李阿姨家煎饼果子的香味。她那个小推车就停在自家门口,面糊往铁板上一浇,“刺啦”一声,听着就馋人。她记得每个老顾客的口味,张家的不要香菜,李家的多放辣子。
说到九台站小巷的位置,其实不止这一处。沿着铁轨往南走个十来分钟,还有片老居民区。那里的巷子七拐八绕的,第一次去容易转向。不过巷子深处藏着家老式剃头铺,老师傅用的还是手推子,咔嚓咔嚓的,去的都是几十年的老主顾。
这些巷子最热闹的要数傍晚时分。下班的人骑着电动车叮铃铃地穿行,放学的小孩追打着跑过,各家厨房飘出炒菜的香味。这时候站在巷口,能听见各种声音——电视机里的新闻联播,大妈喊孩子回家吃饭,还有不知道谁家在放老歌。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些巷子里的门牌号都不太按常理排序。3号旁边可能是15号,然后紧接着又是7号。问过老住户才晓得,这是几十年来自建房慢慢形成的格局。送快递的小哥刚开始总要抓耳挠腮,现在也都摸出门道了。
记得去年冬天特别冷,巷子里的水管冻住了。大家拎着水桶去公共接水点,反而有说有笑的。住在楼里的年轻人帮老人提水,老人就塞给他们刚蒸的包子。那种邻里之间的热乎气,现在想想都暖心。
不过也不是所有巷子都保留着原貌。去年有两条巷子拆了,要建新小区。老邻居们搬走前,还在巷口合影留念。照片上大家笑得挺开心,但眼神里都藏着不舍。
现在要是有人问九台哪里有站小巷的,我肯定推荐这几条。虽然不如新修的马路宽敞,但这里藏着九台最地道的市井生活。每扇木门后面,可能都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下次你去的话,建议挑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巷子,老人们坐在门口下棋,猫在墙头打盹。那种慢悠悠的节奏,会让你突然觉得,时光在这个角落里走得很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