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惠来百元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4 03:20:56 来源:原创内容

午后的榕江水泛着细碎金光,老陈把摩托车停在堤岸旁,从裤兜里掏出皱巴巴的两张纸币。这个在惠来工地搬水泥的中年男人,每周叁都会骑着破摩托车颠簸四十里路,就为了把这两百块钱塞进砖房窗台的搪瓷缸里。

窗台后面住着个疯女人。说是疯,其实只是总对着榕树说话。老陈第一次遇见她是在叁年前的台风天,女人蜷在废弃的庙檐下,浑身湿透像只流浪猫。他把她送到这座荒废的砖房,从此每周叁下午叁点,搪瓷缸里总会多出两百块钱。

藏在搪瓷缸里的月光

巷子口卖粿条的王嫂总念叨:“这两百块钱能买什么爱情?”老陈听见也只是咧嘴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他记得女人第一次清醒的模样——那是个月光很好的夜晚,她突然站在窗前说:“阿弟,缸里的钱够买张去汕头的车票了。”

原来女人叫阿月,从潮阳嫁到惠来,丈夫出海后再没回来。婆家说她克夫,她就真觉得自己有罪。老陈没劝她,只是继续雷打不动地放钱。有次多放了五十,第二天那五十块又回到他摩托车筐里,底下压着张字条:“只要两百。”这场揭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成了两个孤独灵魂心照不宣的约定。

改变发生在去年冬至。老陈放钱时发现搪瓷缸里多了条手织围巾,灰色毛线歪歪扭扭的。他红着眼圈把围巾缠在脖子上,那味道像晒过的稻谷。后来他才知道,阿月拆了叁件旧毛衣才凑够毛线。

惠来百元情感故事在镇上传开时,已经变成各种版本。有人说老陈傻,有人猜阿月是富家女装疯。只有老陈知道,这两百块早就不止是钱——是他工伤卧床时窗口出现的鸡汤,是阿月渐渐愿意走到门口接钱的脚步,是某个黄昏她轻轻说“进来喝杯茶吧”时颤抖的声音。

今年木棉花开的时候,阿月终于走出砖房。她坐在老陈的摩托车后座去镇上看医生,双手小心翼翼抓着他的衣角。医生说她的情况好转很多,建议多和人接触。回程时老陈开得很慢,后视镜里看见阿月把脸贴着围巾,嘴角有浅浅的弧度。

现在搪瓷缸还在窗台上,只是阿月开始在工地食堂帮工。她学会用智能手机后,第一个搜索记录是“如何办理残疾证”——老陈的右腿在去年工地事故后就不太利索了。这份揭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早已变成相互扶持的微光。

傍晚的榕江还是泛着金光,只是堤岸上变成了两个并肩的身影。阿月把新织的毛线帽戴在老陈头上,他依旧每周叁给她两百块,她也依旧收下,然后第二天用这钱买肉炖汤,等老陈下班回来吃。惠来百元情感故事里最动人的部分,大概就是这两张纸币在两个人之间流动时,慢慢洗净了生活的苦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