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90分钟品茶工作室,仪征茶艺体验90分钟工坊
仪征这座小城,总藏着些让人惊喜的角落。那天朋友神秘兮兮地跟我说:“带你去找个能静心的地方?”跟着他拐进梧桐树掩映的老街,抬眼就看见了“仪征90分钟品茶工作室”的木招牌。
推门时铃铛轻响,穿棉麻裙的茶艺师正往白瓷壶里注水。她抬头笑笑:“刚好水温合适,要不要尝尝今年的绿杨春?”氤氲茶香里,墙上的老式挂钟指针走得格外轻缓。
茶室里的时光魔术
原来这里的玄妙藏在名字里——整整90分钟,刚好够一片茶叶在杯底舒展叁回,也刚好够现代人把手机调成静音。茶艺师小婉告诉我,很多人头次来都会不自觉地看表,但喝着喝着就忘了时间。“上次有位设计师,盯着茶杯里浮沉的嫩芽发呆,突然说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茶园。”
她边说边演示如何用盖碗冲泡第二泡。水流划出柔和的弧线,茶叶在器皿里旋转舒展,像场无声的舞蹈。我忽然理解为什么这里要叫“仪征茶艺体验90分钟工坊”——它不只是喝茶,更像是用一杯茶的时间,帮你在生活里按了个暂停键。
隔壁桌的退休教师王老师是常客,他捧着自己带来的紫砂壶感慨:“现在年轻人总说‘躺平’,其实来这儿坐90分钟,比躺家里刷手机解压多了。”他说每次尝不同山头的茶叶,就像在舌尖上旅行,从洞庭碧螺春的果香到武夷岩茶的岩韵,90分钟足够神游千里。
在手心里的温度
最打动我的环节是亲手制茶饼。小婉端来竹筛,带着我们这些新手揉捻茶叶。青叶在掌心轻轻卷曲,渐渐散发出类似青苹果的香气。“机械制茶效率高,”她说,“但手作的温度会让茶汤更柔软,就像妈妈手擀的面条总比机器面好吃。”
当我把压好的茶饼装进棉纸袋,突然想起小时候陪奶奶包粽子的午后。这种与器物相亲的过程,意外唤醒了某些沉睡的记忆。或许这就是仪征90分钟品茶工作室存在的意义——它用一段精心丈量的时光,让我们重新触摸生活原本的质地。
暮色初现时,我带着自己做的茶饼推门而出。身后传来小婉送客的声音:“下次想放空时再来呀,咱们仪征茶艺体验90分钟工坊的桂花乌龙就快焙好了。”老街华灯初上,而那份茶香温润的余韵,还在衣襟上轻轻飘荡。